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曳裾
(1).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晋 陶潜 《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门”之省称。 唐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参见“ 曳裾王门 ”。
《漢語大詞典》:曳裾王门(曳裾王門)
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后以“曳裾王门”比喻在王侯权贵门下作食客。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明 唐顺之 《赵府奉祀正王君墓志铭》:“如 王君 者纵不能宦达,然使其得曳裾王门而驂后乘於 雁池 、 菟苑 之间,亦未为不遇也。” 清 厉鹗 东城杂记·沈正叔:“ 正叔 曰:吾得曳裾王门可耳,安能鬱鬱久居此!”
《漢語大詞典》:小襟
中式大襟衣服的里襟。 凌力 《星星草》上卷第二章:“‘学会神仙睡,一辈子不受罪。’也是 三娘 教我的,喏,解开袍扣,小襟铺着,大襟盖着,一个袖子当枕头,弓着腰,踡着腿,暖暖和和呼呼睡。”亦称“ 小衣襟 ”。 沙汀 《航线》:“胖子下手正弓着腰,在小衣襟上对付跳蚤。”
《漢語大詞典》:大襟
纽扣偏在一侧的中式上衣或袍子的前面部分,通常从左侧到右侧,盖住底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还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
《漢語大詞典》:琵琶襟
清 代便服前襟的一种样式。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钮扣自大襟领口钉起到立边下方,排列较密。红楼梦第九一回:“﹝ 宝蟾 ﹞穿了件片金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繫一条松花緑半新的汗巾。”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小子﹞身上穿着件月白棉绸小夹袄儿,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
《漢語大詞典》:楚巴
藏族服装名。一种大襟长袍。 王馀 《丰收》诗:“在青年的身上,穿着一身鲜艳的楚巴,彩带上的腰刀闪耀着光芒。”《中国民间故事选·海螺姑娘》:“ 银姑娘 撩起楚巴说:‘我跨过阿爸会议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跨过你!’”
《漢語大詞典》:底襟
小襟。因其掩盖在大襟底下,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