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多绪(多緒)
多端;多样。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且夫谱谍讹误,诈伪多绪;人物雅俗,莫肯留心。” 南朝 梁 任昉 《为梁公请刊改律令表》:“法闭二门,为政之蠧;生杀多绪,谁其适从!” 唐 李百药 《渡汉江》诗:“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分類:多端多样
《漢語大詞典》:多方
(1).泛指众邦国。书·泰誓下:“维我 有周 ,诞受多方。” 孔 传:“多方,众方之国。”书·多方:“王若曰,猷,告尔四国多方。”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尚书〉‘多方’》:“今按:方者, 殷 周 称邦国之辞……多方谓多国多邦,盖无可疑。”
(2).多种方法。左传·昭公三十年:“若为三师以肄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 楚 必道敝。亟肄以罢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魏书·阳固传:“时 世宗 广访得失, 固 上讜言表曰:‘臣闻为治不在多方,在於力行而已。’” 唐 韩愈 《王公神道碑铭》:“时疫旱甚,人死亡且尽,公至,多方救活,天遂雨,疫定。”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天下之人,不能皆上性,君子多方教人,要以趋於善而已。”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屡次特遣大臣察勘,多方賑济。”
(3).多端,多方面。墨子·公孟:“人之所得於病者多方,有得之寒暑,有得之劳苦。”《楚辞·九辩》:“心怵惕而震盪兮,何所忧之多方。” 朱熹 集注:“方,犹端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道以多歧亡羊,学以多方丧生。”
(4).学识渊博。庄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漢語大詞典》:多端
多头绪,多方面。《楚辞·九辩》:“彼日月之照明兮,尚黯黮而有瑕。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晋书·艺术传论:“法术纷以多端,变态谅非一绪。”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呜呼哀哉!世事多端,非智所穷。” 孙中山 《驳〈保皇报〉》:“乃彼既知为美政,而又认为最终之结果,胡为如此矫强支离,多端辨难也。”
《漢語大詞典》:万恶(萬惡)
各种罪恶;罪恶多端。 清 李渔 《凰求凤·冥册》:“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这两句成语,就是上帝所颁的条律。”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谁知那 纪贼 万恶滔天,既逼死我父亲,还放我母女不过。”
分類:罪恶多端
《漢語大詞典》:三头两绪(三頭兩緒)
谓头绪多端,繁杂不一。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不知以敬为主,而欲存心,则不免将一箇心把捉一箇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