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直率  拼音:zhí shuài
性情直爽不虚伪。《红楼梦》第一六回:「见识又浅,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
《漢語大詞典》:省率
坦直;坦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简文 目 庾赤玉 :‘省率治除。’ 谢仁祖 云:‘ 庾赤玉 胸中无宿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桓公 问 桓子野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伊 少有才艺,又善声律,加以标悟省率,为 王濛 、 刘惔 所知。”
分類:坦率
《國語辭典》:烂漫(爛漫)  拼音:làn màn
1.散乱、消散。《庄子。在宥》:「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漫远迁。」也作「澜漫」。
2.光彩分布的样子。《文选。张衡。思玄赋》:「烂漫丽靡,藐以迭逖。」也作「烂熳」、「烂缦」。
3.坦白光明、性情率真。如:「天真烂漫」。
《國語辭典》:正直  拼音:zhèng zhí
公正刚直。《文选。孔融。荐祢衡表》:「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老残游记》第一八回:「像老哥聪明正直,凡事先有成竹在胸,自然投无不利。」
《國語辭典》:真率  拼音:zhēn shuài
坦率直爽,不造作。唐。杜甫〈乐游园歌〉:「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为人纯正真率,不事修饰。」
《國語辭典》:坦夷  拼音:tǎn yí
宽而平坦。南朝齐。王融〈在家怀善篇颂〉:「烦流舍智宝,榛路坦夷途。」
分類:坦率平易
《國語辭典》:坦荡(坦蕩)  拼音:tǎn dàng
1.坦直旷荡。形容人胸襟光明坦直。南朝梁。沈约 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也作「坦荡荡」。
2.坦率放荡。形容人率性而为。《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3.平坦宽阔。唐。高骈 过天威径诗:「归路崄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國語辭典》:深言  拼音:shēn yán
深入的谈话。《战国策。秦策三》:「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
《漢語大詞典》:夷坦
(1).平坦。 唐 张九龄 《荆州卧病有怀》诗:“世路少夷坦, 孟门 未嶇嶔。”
(2).指平坦之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一轩正对 大面山 ,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
(3).平易坦率。南史·文学传·颜协:“﹝ 谢善勛 ﹞醉后輒张眼大駡,虽復贵贱亲疏无所择也,时谓之 谢方眼 ,而胸衿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 明 李东阳 《张公墓志铭》:“公长髯伟干,襟量夷坦。”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三:“夷坦酣嬉於人,人以机械至,吾子觉,大恨,屡受侮。”
(4).安详自若貌。 唐 元稹 《何满子歌·张湖南座为唐有熊作》:“此时 有熊 踏华筵,未吐芳词貌夷坦。”
《漢語大詞典》:疏直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正直,坦率;粗疏率直。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諂鬽,非大丈夫之节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性疏直,数有酒失。”新唐书·刘蕡传赞:“ 蕡 与诸儒偕进,独讥切宦官,然亦太疏直矣。”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窃念平生野性踈直,为文亦多激切,少温婉之韵。”明史·文苑传四·焦竑:“ 竑 既负重名,性復疎直,时事有不可,輒形之言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鼂错 、 贾谊 ﹞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 上疏直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内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
《漢語大詞典》:铺白(鋪白)
详细而坦率。 宋 苏舜钦 《投匦疏》:“臣敢谓陛下之詔,体则正矣,而纲条未至,輒有营穴,愿铺白而言之。”
分類:详细坦率
《國語辭典》:坦易  拼音:tǎn yì
性情坦率平易。《明史。卷二○四。杨守谦传》:「守谦坦易无城府,驭下多恩意。」
分類:坦率平易
《漢語大詞典》:敷衽
亦作“ 敷袵 ”。
(1).解开襟衽。表示坦诚。《楚辞·离骚》:“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
(2).指坦率陈辞。 唐 卢照邻 《释疾文·命曰》:“余敷袵而未决兮,东皇頷而不言。”
《漢語大詞典》:直柔
坦率温和。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文叔 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
分類:坦率温和
《漢語大詞典》:通率
旷达坦率。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调。”宋书·范泰传:“ 泰 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佻达·郑鲜之》:“ 宋 郑鲜之 为人通率。”
(1).通常的比例。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汉 郑玄 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
(2).指通常的标准。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轂,此正法通率也。”
(3).谓按照自然数顺序增加。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盖数有通率,有进率、退率,不可一概而论。自一、二、三、四而至十,此数之通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