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分
(1).军队的驻地。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地分,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一本作“ 分地 ”。
(2).分封之地;领地。汉书·高帝纪下:“又加惠於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北史·宕昌传:“姓别自为部落,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 宕昌 即其一也。”
(3).地区,地段。 宋 苏辙 《论发运司以粜籴米代诸路上供状》:“ 江 湖 诸路,自来皆係出米地分。”元史·河渠志一:“ 沧州 地分,水面高於平地,全藉隄隁防护。”
(4).犹地位。 唐 杜甫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诗:“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若夫 江 浙 学差,皆三品以上大员,出膺任使,地分既高,卓然自立。”
(5).犹地步。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我直捱到这地分,在野店荒村,被疾病缠身,举目也那无亲,只有你你你 张仪 是故人。”
《漢語大詞典》:地位
(1).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管子·五行:“治祀之下,以观地位。” 尹之章 注:“理於祭祀之时,於其所祭之下,观知地位之尊卑也。”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自以地位隆重,深怀退素。”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现在从事务主任爬到副厂长的地位,是总经理面前的一位红人,谁也奈何他不得。”
(2).人或物所占的地方。宋史·礼志三:“御史中丞 黄履 谓:‘南郊合祭,因 王莽 諂事 元后 ,遂躋地位,同席共牢。’” 鲁迅 《彷徨·示众》:“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 巴金 《灭亡》一:“左边的墙壁被方桌占去了三分之一的地位,桌子两边放着两把椅子。”
(3).程度;地步。《水浒传》第九五回:“ 郁保四 到如此窘迫慌乱的地位,身上又中了两矢。”《西游记》第八三回:“ 行者 揩了眼泪道:‘也罢,到此地位,势不容己,我还进去。’”红楼梦第一一五回:“东府里不知干了什么,闹到如此地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 明 大学士 刘健 好理学,恶人作诗。曰:‘汝辈作诗,便造 李 杜 地位,不过一酒徒耳。’”
《漢語大詞典》:分儿(分兒)
(1).部分。红楼梦第二一回:“ 凤姐 又道:‘可多甚么?’ 平儿 笑道:‘不少就罢了,那里还有多出来的分儿。’”
(2).犹言成分。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此时意乱如麻,只有答应的分儿,也不及和那些人置辩。”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多怕是活的分儿少,死的分儿多啦!”
(3).程度;地步。红楼梦第一○五回:“ 贾母 笑道:‘ 凤丫头 病到这个分儿,这张嘴还是那么尖巧!’”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到了闹到这个分儿上,算闹到头儿了。”
(4).犹言地位。 田汉 《苏州夜话》:“我们母女在他家简直没有说话的分儿了。”
《漢語大詞典》:分际(分際)
(1).界限;分寸。史记·儒林列传:“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曾文正公挽联:“如此措辞,既合分际,亦颇善於斡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史家成见,自 汉 迄今盖略同:目録亦史之支流,固难有超其分际者矣。”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七章:“足以显示自己实在是一个纯洁青年,并不是一见异性就忘乎其形,连什么分际都不顾的。”
(2).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二回:“两个又斗了十数合,正斗到分际,只见山高处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二人拳手廝打,四下人都观看。一肘二拳,三翻四合,打到分际,众人齐喊一声,一个汉子在血濼里卧地。”
(3).犹程度;地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呀,小姐脉息到这个分际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 朝云 也是偶然失言,不想到此分际,却也不敢违拗,只得伏侍 元普 解衣同寝。”《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六回:“我这些年替庙里挣的功德钱虽不算多,也够赎身的分际了,无论何时走都可以。”
(4).犹情分。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这还算 安老爷 、 安太太 一年的水磨工夫,才陶熔得姑娘这等幽嫻贞静;又兼看着 九公 有个师徒分际, 褚大娘子 有个姊妹情肠,才得这样款款而谈。”
《漢語大詞典》:着魔
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儒林外史第三十回:“他已经着了魔了,待我且耍他一耍。”《平山冷燕》第十回:“ 袁隐 见他这般光景,忍不住笑道:‘ 子持兄 着魔了。’” 吴组缃 《山洪》三一:“ 黄教官 关于兵器的讲话和单人战斗教练的课目,使他发生浓厚兴趣,甚至有点着魔。”
《漢語大詞典》:日暮途穷(日暮途窮)
(1).天色已晚,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到了末日。语本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杨益 道:‘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去时必陷死地,烦乞赐教。’”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 夏衍 《法西斯细菌》第三幕:“我看 日本 人快完了,要不是日暮途穷,决不会用这种手段。”
(2).比喻到了无路可走、忍无可忍的地步。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参见“ 日暮途远 ”。
《漢語大詞典》:日暮途远(日暮途遠)
亦作“ 日莫途远 ”。 天色已晚而路程尚远。比喻力竭计穷。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宋 秦观 《代程给事乞致仕表》:“日莫途远,顾己分之非安;漏尽钟鸣,亦人言之可畏。”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惜别》:“ 尚君 西归,终有南来之日……只有老夫日暮途远,恐当没齿边陲,星星白髮,无相见期矣。” 黄中黄 《沈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 张之洞 坐拥练兵,渐露日暮途远,倒行逆施之概。”
《漢語大詞典》:一步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语录·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养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进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无, 颜子 三月不违者,已到无欲之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的意思,总等他进一步,功名成就,纔给他提亲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孔颖达 疏:“古者八寸为尺,今以 周 尺八尺为步,则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书·突厥传上:“ 后魏 筑长城,议者以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万人。”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漢語大詞典》:田地
(1).耕种用的土地。史记·萧相国世家:“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貰贷以自污?”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六:“经雨篱落坏,入秋田地荒。”《说岳全传》第三回:“小人一向种的老相公的田地,老相公有十餘年不曾到此,小人将歷年租米卖出来的银子收在家裡。” 陆蠡 《海星·麻雀》:“雪,会冻得你发僵。并且最可怕的,是掩住了一切的丘陵、原野、田地,使我们找不到金黄的谷粒。”
(2).地方,处所。 唐 陆龟蒙 《奉酬苦雨见寄》诗:“不如驱入醉乡中,只恐醉乡田地窄。”《宣和遗事》前集:“﹝ 舜 ﹞将 共工 流逐於 幽州 田地,将 驩兜 放逐於 崇山 田地……天下百姓皆服其威。”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庙官,你不要闹,我与你一个银子,借这堝儿田地,等俺歇息咱。”
(3).路程;道路。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贫僧非是凡僧,我是箇禪和尚,两头见日,行三百里田地哩。”《水浒传》第十八回:“小人等虽在 晁保正 邻近居住,远者三二里田地,近者也隔着些村坊。”古今小说·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行到半里田地,到一个土坡上。”
(4).犹地步,程度。朱子语类卷七:“敬是彻上彻下功夫,虽做得圣人田地,也只放下这敬不得。”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而今又弄了这个疯女人来,在家闹到这个田地。”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六)》:“非经 宋 、 元 、 明 三朝的压迫、杀戮和麻醉,不能到这田地。”
《漢語大詞典》:完好
(1).完美。 唐 韩愈 《贞曜先生墓志铭》:“先生生六七年,端序则见,长而愈騫,涵而揉之,内外完好。” 清 张惠言 《崔景偁哀辞》:“其为人长弟完好,生而父兄偁之,殁而所与游者思之。”
(2).完整,没有残缺、损坏。 宋 苏轼 《书琅琊篆后》:“ 蜀 人 苏軾 来守 高密 ,得旧纸本於民间,比今所见犹为完好。”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此箱完好手未触,兽锦囊包须韞櫝。”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 兴济镇 ﹞有 弘治 十二年碑,至今完好。”
(3).用于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一声雷:“众方凝视,忽奇震如爆竹,惊怖回顾,则室中已陈设完好,酒满尊,菜满盂,几案排列。” 杨朔 《木棉花》:“这里有一座桥昨天炸坏,还不曾修理完好。”
《漢語大詞典》:坦步
安然地步行。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赞:“ 定远 慷慨,专功西遐。坦步 葱雪 ,咫尺 龙沙 。” 李贤 注:“坦步,言不以为艰。”
《漢語大詞典》:地步
(1).地段;位置。宋史·河渠志五:“於是都水使者 孟揆 ,移拨十八埽官兵,分地步修筑。”红楼梦第四二回:“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緻图样,虽是画工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
(2).犹地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耿听声:“ 虎 ( 周虎 )、 輅 ( 彭輅 )时皆为将官,独 震 ( 夏震 )方为帐前佩印官。 郭 ( 郭逮 )曰:‘ 周 彭 地步或未可知, 震 安得遽尔乎?’”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宰相对联:“ 华亭公 罢相归,其堂联云:‘庭训尚存,老去敢忘佩服;国恩未报,归来犹抱慙惶。’虽自占地步,然词旨谦抑,胜 张 ( 张居正 )之夸詡多矣。”儒林外史第二回:“ 申祥甫 道:‘他也要算停当的了。若想到 黄老爹 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
(3).回旋的余地。红楼梦第五十回:“这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 张天翼 《包氏父子》:“可是 陈三癞子 并不留点地步:他当着 胡大 的面也一样的说那些。”
(4).程度;境地。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就好到这般地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但是要作到这个地步,却也颇不容易。” 老舍 《骆驼祥子》二:“ 祥子 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九章:“老头子要活着,我那小子 狗儿 要都活着……我、我怎么也不会落到这样地步啊!”
《漢語大詞典》:余地(餘地)
(1).空馀的地方。庄子·养生主:“彼节者有閒,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宋 司马光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诗:“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餘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俄有桐凤翔集,童捉谓生曰:‘黑径难行,可乘此代步。’生虑细小不能胜任。童曰:‘试乘之。’生如所请,宽然殊有餘地。” 茅盾 《路》八:“两手合抱在胸前,慢慢地在这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的斗室中踱方步。”
(2).指言论或行动中留有的可以回旋的地步。 唐 刘长卿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诗:“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餘地。” 清 刘大櫆 《〈倪司城诗〉序》:“其刻求於一字一句之间,如酷吏之治狱,必不稍留餘地。”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一章:“一连串的牢骚话,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
《漢語大詞典》:余步(餘步)
(1).犹信步。 唐 张说 《游龙山静胜寺》诗:“下车岁已成,饰马閒餘步。”
(2).馀裕的地步。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八:“‘他有多的。宽秧田,窄菜园, 老谢 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 亭面糊 说。”
分類:信步地步
《漢語大詞典》:倘佯
(1).同“ 徜徉 ”。徘徊;安闲自在地步行。文选·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 李善 注:“倘佯,犹徘徊也。倘,音常。” 汉 刘向 《九叹·思古》:“临深水而长啸兮,且倘佯而氾观。” 元 张可久 《折桂令·九月八日谜社会于文昌宫》曲:“归路倘佯,一片秋声,两袖嵐光。”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八:“忘记了油墨,忘记了账本,我们是倘佯在悠闲中了。”
(2).山名。 汉 刘向 《九叹·思古》:“ 倘佯 壚阪,沼水深兮。容与 汉 渚,涕淫淫兮。” 王逸 注:“ 倘佯 ,山名也……言 倘佯之山 ,其阪土玄黄,其下有池,水深而且清,宜以避世而长隐身也。”
《漢語大詞典》:尚羊
亦作“ 尚佯 ”。亦作“ 尚阳 ”。
(1).闲游;悠闲地步行徘徊。《楚辞·贾谊〈惜誓〉》:“临中国之众人兮,託回飇乎尚羊。” 王逸 注:“尚羊,游戏也。”《淮南子·览冥训》:“邅回 蒙氾 之渚,尚佯 冀州 之际。” 汉 黄香 《九宫赋》:“聊优游以尚阳。”魏书·阳固传:“陵江湖之骇浪兮,昇 医閭 之尚羊。”
(2).引申为娱目游心。 清 钱谦益 《宋主事画像赞》:“诗书絃诵,优游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