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市井
(1).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其得名之由,有数说:(1)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 尹知章 注:“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2)《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 汉 何休 注:“因井田以为市,故俗语曰市井。”初学记卷二四:“或曰: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3)汉书·货殖传序:“商相与语财利於市井。” 颜师古 注:“凡言市井者,市,交易之处;井,共汲之所,故总而言之也。”(4)诗·陈风·东门之枌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俗説:市井,谓至市者当於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5)史记·平準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张守节 正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於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后亦泛指店铺,市场。
(2).街头,街市。诗·陈风·东门之枌序:“男女弃其旧业,亟会於道路,歌舞於市井尔。”
(3).城邑;城市;集镇。尉缭子·攻权:“兵有胜于朝廷,有胜于原野,有胜于市井。”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水浒传》第四回:“出得那‘五臺福地’的牌楼来,看时,原来却是一箇市井,约有五七百人家。”
(4).指商贾。史记·平準书:“ 孝惠 、 高后 时,为天下初定,復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清 邹容 《革命军》:“外国之富商大贾,皆为议员执政权,而 中国 则贬之曰‘末务’,卑之曰‘市井’,贱之曰‘市侩’,不得与士大夫为伍。”
(5).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二:“ 淮阴 市井笑 韩信 , 汉 代公卿忌 贾生 。” 明 薛论道 《水仙子·卖狗悬羊》曲:“貌衣冠,行市井,且只图屋润身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其父本市井,闻 姚 讚扬,私心窃喜。”
(6).指行为无赖、狡猾。《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尤辰 虽然市井,从未熬刑,只得实説。”
(7).指粗俗鄙陋。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尤大鼻》:“ 韶 谢曰:‘惠然肯留,深愜素望,第慙少子不学,出言市井,谈锋不敌,徒聒听闻。’”
《漢語大詞典》:井市
(1).做买卖的市街。古代因井为市,故称。 唐 李绅 《入扬州郭》诗:“堤绕门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渔。” 明 文徵明 《饮子畏小楼》诗:“君家在 皐桥 ,諠闐井市区。”
(2).代称商贾。 宋 梅尧臣 《李审言相招令开宝塔院》诗:“又效井市态,屈强体非雅。”
《漢語大詞典》:市井人
(1).指商贾。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修身世世诗书业,营利明明市井人。”
(2).指城市中流俗之人。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吕东莱 闻之,笑曰:‘此只如市井人嘆喜之词。’”
《漢語大詞典》:市估
(1).即估税。 东晋 、 南朝 税名。对入市交易的商品按其值抽税百分之四。梁书·侯景传:“ 景 既据 寿春 ,遂怀反叛,属城居民,悉召募为军士,輒停责市估及田租,百姓子女悉以配将卒。”陈书·宣帝纪:“有无交货,不责市估;莱荒垦闢,亦停租税。”
(2).市价。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熙宁五年:“ 安石 退取市估及油店私簿閲视之,明日亟白上曰:‘油未尝增价也。’”宋史·食货志下三:“平其市估,使不得为轻重。”
(3).商贾。 清 陆师 《之官真州述怀》诗:“儒者重敬官,市估及竞利。”
《漢語大詞典》:廉贾(廉賈)
指不贪眼前小利而谋长远厚利的商贾。史记·货殖列传:“廉贾归富。”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贪贾三之,廉贾五之。”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贪贾,未当卖而卖,未当买而买,故得利少,而十得其三。廉贾,贵乃卖,贱乃买,故十得五也。”
《漢語大詞典》:榷商
指从事盐、铁、酒等专卖品交易的商贾。 唐 卢纶 《送盐铁裴判官入蜀》诗:“榷商蛮客富,税地芋田肥。” 明 陈子龙 《议财用》:“然是时未尝加地亩之税,增榷商之资,减百官之俸也。”
《漢語大詞典》:良家
(1).善于经营而致富的人家。管子·问:“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 尹知章 注:“良家,谓营生以致富者。”
(2).指家境富足的人家。 康有为 《请禁妇女裹足折》:“徒因恶俗流传,非此不贵,苟不裹足,则良家不娶。”
(3).犹世家。后汉书·陈蕃传:“初, 桓帝 欲立所幸 田贵人 为皇后。 蕃 以 田氏 卑微, 竇 族良家,争之甚固。”晋书·后妃传上·武元杨皇后:“ 泰始 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4). 汉 时指医、巫、商贾、百工以外的人家,后世称清白人家为良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又言 禧 母及妻皆非良家, 禧 与其妻先姦后婚。”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就是良家的女儿,到这样年纪也该出嫁了,岂有做妓女的人,十六七岁还不破瓜的道理。” 鲁迅 《花边文学·漫骂》:“假如指着一个人,说道:‘这是婊子!’如果她是良家,那就是漫骂。”参见“ 良家子 ”。
《漢語大詞典》:良家子
旧指出身良家的子女。史记·李将军列传:“ 孝文帝 十四年, 匈奴 大入 萧关 ,而 广 以良家子从军击 胡 。” 司马贞 索隐:“ 如淳 云‘非医、巫、商贾、百工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文窦皇后:“ 孝文竇皇后 , 景帝 母也, 吕太后 时以良家子选入宫。”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常从良家子,命中 幽 并 儿。”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好打毬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多採良家子以充后宫。”参见“ 良家 ”。
《漢語大詞典》:商贾(商賈)
商人。周礼·天官·太宰:“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郑玄 注:“行曰商,处曰贾。”《商君书·垦令》:“商贾少,则上不费粟。”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选举状》:“今年虽旱,去岁大丰,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许多大腹的商贾,和为算盘的辛苦而瘪干了的吃血鬼们,都更振起了精神在不稳定的金融风潮之下去投机,去操纵。”
分類:商人商贾
《漢語大詞典》:西市
(1).封建时代在帝都西部商贾聚集贸易的特定商市。汉书·惠帝纪:“﹝六年夏六月﹞起 长安 西市,修 敖仓 。”旧唐书·肃宗纪:“己卯,京兆尹 崔光远 、 长安 令 苏震 等率府县官吏大呼於西市,杀贼数千级,然后来赴行在。”明史·佞倖传·继晓:“ 继晓 , 江夏 僧也。 宪宗 时,以秘术因 梁芳 进……日诱帝为佛事,建 大永昌寺 於西市,逼徙民居数百家。”
(2). 明 清 时 北京 处决死囚的刑场。在今 菜市口 。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严嵩用事:“上从之,命斩 世蕃 、 龙文 於市……都人闻之大快,各相约持酒至 西市 看行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穆宗 登极, 肃 益跋扈难制。两宫震怒,臚列逆跡付廷议,罪在不赦。盖甫及三年,权势熏灼之堂上官,亦復囚衣赴 西市 。”
《漢語大詞典》:街市
商贾辐辏的街衢。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崇寧 大观 以来,内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自思到此,甚的是闲街市。”《东周列国志》第三八回:“百姓携老扶幼,填塞街市,争来识认 晋侯 。”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孝感之战:“数日至 杨镇 ,民已逃窜,街市空闃。”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不知怎么, 天津 的街市也似乎格外凄凉似的。”
《漢語大詞典》:市道
(1).市中的道路。汉书·韩延寿传:“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 颜师古 注:“弃其物於市之道上也。”后汉书·隗嚣传:“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
(2).指市井及道路之人,普通人。汉书·刘辅传:“天人之所不予,必有祸而无福,市道皆共知之,朝廷莫肯壹言,臣窃伤心。” 颜师古 注:“市人及行於道路者也。”新唐书·皇甫鎛传:“ 鎛 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
(3).谓商贾逐利之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 宋 陆游 《上虞丞相书》:“上持禄与位以御其下,下挟才与功以望其上,非市道乎?” 明 宋濂 《诸暨陈府君墓碣》:“府君张目大言曰:‘ 方判官 乃以市道交我乎?’”
(4).市场买卖。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俗淳厚,市道颇平。”
《漢語大詞典》:逐末
指经商。古以农业为本务,商贾为末务,故称。汉书·食货志下:“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平,姦邪不可禁,原起於钱。”晋书·熊远传:“自丧乱以来,农桑不修,游食者多,皆由去本逐末故也。” 宋 梅尧臣 《送张圣民学士知登州》诗:“良民皆逐末,兹事谁用长?” 清 何琇 樵香小记·屠者以骨革纳官:“使利薄而民不趍,所以抑逐末之业,而省无故之杀。”
《漢語大詞典》:商估
(1).商贾,商人。后汉书·灵帝纪:“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 唐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诗:“孤帆 淮 上归,商估夜相依。”
(2).指商业。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计其次者,乃復有製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説。”
《漢語大詞典》:抑末
(1).谓抑制商贾。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
(2).论语·子张:“ 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言 子夏 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清 王韬 《择友说》:“呜呼!论交在今日抑末矣。”亦指卑微。 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然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
《漢語大詞典》:一算
(1).一根算筹。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
(2). 汉 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买卖,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汉书·晁错传:“今 秦 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无銖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復。”按:《高帝纪上》“初为算赋” 颜师古 注引 如谆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
(3).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旧唐书·历志二:“今 大唐 神龙 元年,復岁次於乙巳,积四十一万四千三百六十算外。上验往古,年减一算。下求将来,年加一算。”
(4).一次谋划。南史·宋长沙王道怜等传论:“当於餘袄内侮, 荀 、 桓 交逼, 荆楚 之势,同於累卵。如使上略未尽,一算或遗,则得丧之机,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