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平章
(1).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漢語大詞典》:题品(題品)
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若得门庭长如 郭林宗 者,当如所白” 刘孝标 注引《郭泰别传》:“ 泰 字 林宗 ,有人伦鉴识。题品海内之士,或在幼童,或在里肆,后皆成英彦六十餘人。”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知人:“﹝ 河东 柳先生 开 ﹞以高文苦学为世宗师,后进经其题品者,翕然名重于世。”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审於自知有我者,亦审於知他人之有我,互相题品,则方人自此始。”
分類:品评
《漢語大詞典》:臧否
(1).善恶;得失。《诗·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 郑玄 笺:“臧,善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师出臧否,亦如之。” 杜预 注:“臧否,谓善恶得失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世之谓一言之善,贵於千金,然盖亦军国之得失,行己之臧否耳。” 唐 白居易 《与昭义节度亲事将士等书》:“况 元阳 勤俭恤下,宽厚爱人,久在 河阳 ,甚近 泽潞 , 元阳 臧否,卿等合諳。”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吏曹案资署官,犹惧不给,何暇考察名实,区别臧否者乎?”
(2).品评;褒贬。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慎终:“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将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明 方孝孺 《馀庆堂记》:“智可以臧否万物,而不能必其子孙之皆贤。”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经常高谈阔论,臧否天下人物,特别是古今文学家,直抒胸臆,全无顾忌。”
《漢語大詞典》:标榜(標榜)
亦作“ 标牓 ”。亦作“ 标搒 ”。
(1).夸耀;称扬。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是正直废放,邪枉炽结,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搒,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堂堂 孔明 ,基宇宏邈……标牓风流,远明 管 乐 。”宋史·宦者传三·梁师成:“ 师成 实不能文,而高自标牓,自言 苏軾 出子。” 清 曹寅 《竹村大理寄洋茶滇茶二本》诗:“由来子墨轻标榜,玉茗风流絶世稀。” 老舍 《四世同堂》二三:“他以为作家的成名都仗着巴结出版家与彼此互相标榜。”
(2).谓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如:标榜自由。
(3).揭示;品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镇西 少时,闻 殷浩 能清言,故往造之。 殷 未过有所通,为 谢 标榜诸义,作数百语。”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郎官员数:“考一时标榜,未必尽当,然十六人者后皆不显,视今日员数,多寡不侔如是。”
(4).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志的木牌。太平御览卷五一九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许逊 少孤,不识祖墓,倾心所感,忽见祖语曰:‘我死三十餘年,於今得正葬,是尔孝悌之至。’因举标牓曰:‘可以此下求我。’”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萝葛绵瓦甍,莓苔侵标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余亦在席上命门人 杨蓉裳 仿之,《咏钱》云:‘…… 萧 库悬标牓, 吴 宫卫甲戈。’”
(5).题写或张贴告示。陈书·宣帝纪:“并勒内外文武车马宅舍,皆循俭约,勿尚奢华。违我严规,抑有刑宪。所由具为条格,标榜宣示,令喻朕心焉。”
(6).指张贴的告示。 元 黄溍 《览元次山〈舂陵行〉有感近事追和其韵》:“赤日纷按行,人马同时疲。连阡见标牓,不救飢与羸。”
《漢語大詞典》:品藻
品评;鉴定。汉书·扬雄传下:“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 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如 班 氏之《古今人表》者,唯以品藻贤愚,激扬善恶为务尔。”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好论古今诗,品藻笑 钟嶸 。” 章炳麟 《论式》:“人自以为 杨鎦 ,家相誉以 潘 陆 。何品藻之容易乎?”
分類:品评鉴定
《漢語大詞典》:题目(題目)
(1).标题;篇目。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説,以照篇中微妙之文。”隋书·经籍志一:“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 宋 苏轼 《与潮守王朝请涤书》之二:“请依碑样,止模刻手书。碑首既有大书十字,碑中不用再写题目。”
(2).品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许邵 ﹞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题目,皆如其言,世称‘ 郭 许 之鉴’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山司徒 ( 山涛 )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宋 苏轼 《进何去非备论状》:“一经题目,决无虚士,书之史册,足为光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陆鲁望 过 张承吉 丹阳 故居,言:‘ 祐 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余深爱此言。”
(3).题识;名称。北史·念贤传:“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詔近侍各名之,对者非一,莫允帝心。 贤 乃为‘圆极’,帝笑曰:‘正与朕意同。’即名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永言堂构,题目闕如。”
(4).试题;习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须中书考试, 陟 令善书者三十人,各令操纸执笔,向席环庭而坐,俱占题目,身自循席,依题口授。” 宋 欧阳修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题目初出,中外羣臣皆欢然。”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今天, 王老师 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5).为问题。 清 李渔 《意中缘·奸囮》:“这又是个难题目了,那有这许多盘缠到那里去。” 茅盾 《色盲》:“他觉得有些窘了。他很想抛开这个怪难以作答的题目。”
(6).主题;命题。 宋 杨万里 《红锦带花》诗:“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红楼梦第三七回:“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
(7).指话题。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谈话到十点钟,越谈越不精彩,因为题目不能集中,大家都感觉得精神上隔了一座墙,都不愿意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意见。” 沙汀 《还乡记》三:“‘我们沟里,今年又抓去多少呢?’他接着问,决心换换题目。”
(8).借口;名义。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报通三世 释迦 言,莫将 梁武 为题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姦璫柄国,方阴伺君子之隙,肆其詆排,而羣聚清谈,反予以钩党之题目,一网打尽。”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一定是先晓得了自己,才借着这题目粘了拢来!”
(9).名堂;花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诈他一个小富贵,谓之‘紥火囤’。”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厮杀题目。”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世传《满江红》词云:‘……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採药访神仙,惟寡欲。’以为 朱文公 所作。余读而疑之,以为此特安分无求者之词耳,决非 文公 口中语。”
(11).见“ 题目正名 ”。
《漢語大詞典》:题目正名
戏曲用语。 元 明 杂剧和南戏的剧情提要。通常在结尾处用一联或二联对句,概括全剧主要关目,用末句写出此剧的全名,而此句的末三字或四字多为此剧的简称。如 马致远 《汉宫秋》,其结尾对句是“沉黑江 明妃 青塚 恨,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又 如王子 一《误入桃源》其结尾对句是“ 太白金星 降临凡世, 紫霄玉女 夙有尘缘,青衣童子报知仙境, 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 ”,这两处对句的末句“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 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 ”便是这两个杂剧各自的全称。而《汉宫秋》《误入桃源》便是其简称。在刊刻剧本时或把它放在剧前,或放在剧后。或称“题目正名”,或省称为“题目”或“正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题目: 张秀才 应举往 长安 , 王贫女 古庙受飢寒;呆小二村□调风月,莽强人大闹 五鸡山 。”
《漢語大詞典》:衡鉴(衡鑑)
见“ 衡鑑 ”。
亦作“ 衡鉴 ”。
(1).衡器和镜子。比喻准绳、楷模。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赏罚者,天子之衡鑑也。衡鑑一私,则天下之轻重妍丑,从而乱焉。” 宋 司马光 《上宋侍读书》:“伏惟执事体纯明以立质,积学问以广德……诚荐绅之表的,后进之衡鑑也。”
(2).品评;鉴别。 宋 陆游 《南唐书·伍乔传》:“及覆考牓出, 乔 果为首, 洎 、 贞观 次之,时称主司精於衡鑑。”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赖卿辈协意悉心,精加衡鉴,网罗实才。” 明 李东阳 《送傅曰会还新喻二十韵》:“岁月供铅槧,交情识佩刀。文章吾所畏,衡鑑尔能逃。” 茅盾 《〈新绿丛辑〉旨趣》:“作者天南地北,既非相识,又无所谓好恶,倘有衡鉴失当,罪在我们的学力不够。”
《漢語大詞典》:品目
(1).人品的流别。宋书·恩倖传序:“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 刘毅 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宋 苏轼 《答毛滂书》:“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 汉 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於片言。”
(2).事物的名目。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予所藏书,未有不更其品目者。”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大鹏卵》:“外大父 文庄章公 ,尝置酒,揭饌单於炉亭。品目多异,有大鹏卵最奇。”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五讲:“他对经文品目的整理,并对品目名称的确定,就是以 龙树 释论精神作依据的。”
(3).品评。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孙盈 ﹞父曰 仲容 ,亦鉴书画,精於品目,豪家所宝,多经其手,真伪无逃焉。”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李之才 ﹞能为古文章,语直意邃,不肆不窘,固足以蹈及前辈,非 洙 ( 尹洙 )所敢品目。”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余同里閈之友……皆当世知名士。余一日各以四字品目之,颇为曲肖。”
《漢語大詞典》:题评(題評)
品评。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敢期赐教,出自过恩。形意爱之拊循,枉题评之奬引。” 元 郝经 《怀素青帘斗将二帖歌》:“见我酒酣使题评,快饮数钟浇枯喉。”
分類:品评
《漢語大詞典》:评章(評章)
评论;品评。魏书·李彪传:“闻 彪 评章古今,商略人物,兴言於侍筵之次,启论於众英之中。”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更评章,歪扭揑,徒然玷辱词场。”红楼梦第三八回:“一从 陶令 评章后,千古高风説到今。” 郁达夫 《赠郑奕奏》诗:“不待题诗费评章,艺人才学自芬芳。”
分類:评论品评
《漢語大詞典》:标置(標置)
(1).犹品评。谓标举品第,评定位置。多指自高位置。晋书·刘惔传:“ 桓温 尝问 惔 :‘ 会稽王 谈更进邪?’ 惔 曰:‘极进,然故第二流耳。’ 温 曰:‘第一復谁?’ 惔 曰:‘故在我辈。’其高自标置如此。”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虽平日谈仁义,识礼法,高自标置,以儒者自处,亦不能稍异流辈。” 清 李业嗣 《集〈世说〉诗》:“今人但揉杂,不识自标置,譬如明光锦,裁为负版絝。”
(2).引申为自负。新唐书·杨慎矜传:“仪干皆秀伟,爱宾客,标置不凡,著称於时。” 王闿运 《蔡夫人墓志铭》:“父友 丁取忠 方善 闓运 ,譝而媒之。 闓运 少喜标置,不乐土风,未之许也。”
《漢語大詞典》:品量
(1).品评;衡量。旧唐书·李峤传:“每道所察文武官……皆须品量才行,褒贬得失。” 明 宋濂 《送邓贯道还云阳序》:“或讲论道德性命之奥,或品量古今人物之盛。”
(2).为品味、品尝。《老残游记》第九回:“ 子平 连连欠身道:‘不敢。’亦举杯来详细品量。”
《漢語大詞典》:评跋(評跋)
(1).品评;评议。 元 曾瑞 《端正好·自序》套曲:“一枕梦魂惊,千载风云过。将古来英俊评跋,谁才能谁霸道谁王佐,只落得高塚麒麟卧。” 明 李开先 《〈董孟才诗集〉序》:“首首抵面评跋,当在畏爱之间。” 清 洪升 《长生殿·弹词》:“那君王一见了欢无那,把鈿盒金釵亲纳,评跋做 昭阳 第一花。”
(2).忖度;掂量。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喒今日自评跋。[ 廉颇 云]看喒一殿之臣,休记旧寃。”
《漢語大詞典》:商较(商較)
亦作“ 商校 ”。
(1).研究比较。晋书·文苑传·伏滔:“试商较而论之。”魏书·皮喜传:“其所陈计略,商校利害,料其应否,寧边益国,专之可也。”北齐书·李稚廉传:“ 高祖 行经 冀州 ,总合 河北 六州文籍,商校户口增损。”
(2).品评。南史·谢晦传:“ 灵运 登车,便商较人物。” 清 戴名世 《〈黄昆圃稿〉序》:“予友 汪君 武曹 ,好商校人士,多否少可,而亦极独称 黄君 。”
分類:品评
《漢語大詞典》:诠品(詮品)
评论;品评。詮,通“ 銓 ”。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 安 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詮品新旧,撰为经録,众经有据,实由其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八章:“ 安法师 博览羣籍,詮品新旧之异同,而尤留心《般若》诸译之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