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喔咿
(1).献媚强笑貌。《楚辞·卜居》:“将哫訾栗斯,喔咿儒儿,以事妇人乎?寧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朱熹 集注:“喔咿儒儿,强语笑貌。”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喔咿。” 严复 《救亡决论》:“时局至今,吾寧负发狂之名,决不能喔咿嚅唲,更蹈作伪无耻之故辙。”
(2).形容声音含糊不清。初学记卷二九引 汉 王延寿 《王孙赋》:“踡菟蹲而狗踞,声歷鹿而喔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庐州诗》:“駡贼语悲壮,摏喉声喔咿。”
(3).禽鸣声。 唐 李白 《雉子班》诗:“喔咿振迅欲飞鸣,扇锦翼,雄风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李翱 《截冠雄鸡志》:“﹝雄鸡﹞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
《漢語大詞典》:嘲哳
(1).形容乐器声或歌声嘈杂。
(2).形容鸟鸣声嘈杂。 宋 梅尧臣 《依韵和禁烟近事之什》:“小苑芳菲花鬭蕊,华堂嘲哳燕争窠。”
(3).形容说话声音含糊不清。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其人释柂而駡,语音嘲哳不可晓。”
《漢語大詞典》:舌言
(1).说话含糊不清。后汉书·梁冀传:“口吟舌言。”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舌言,言出口即敛,不明白宣示,所谓含胡也。”
(2).指讲空话而无实际行动。《孔子家语·颜回》:“ 孔子 曰: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漢語大詞典》:啻啻磕磕
形容说话断断续续,含糊不清。《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那 老冯 老行货子啻啻磕磕的,独自在那里,我又不放心。”
《漢語大詞典》:含糊不清
躲躲闪闪,在主张方面缺乏明确的表态;模棱两可,暧昧。例如:虽说我们有信任人的思维,但我认为我们还是要仔细研究它含糊不清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壹留兀渌
象声词。形容声音含糊不清。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老儿托着一片蓆头,便慢腾腾放在土坑上。他这般壹留兀渌的睡。”
《漢語大詞典》:呜噜(嗚嚕)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端木蕻良 《鴜鹭湖的忧郁》:“小女孩全身微微的一震,在嗓子里呜噜着:‘我不知道。’” 袁静 《伏虎记》第三五回:“一看到连长,小家伙高兴得直蹦,嘴里呜噜呜噜,咬字不清地说:‘阎长(连长),仙(三)兜,给依(你)一兜吧!’”
分類: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念念呢呢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诊祟》:“你听他唸唸呢呢,作的风风势。” 徐朔方 等校注:“唸唸呢呢,説话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口吟舌言
谓说话含糊不清。后汉书·梁冀传:“ 冀 字 伯卓 ,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记。” 李贤 注:“谓语吃不能明了。” 王先谦 集解引 周寿昌 曰:“案:非口吃之谓也。口吟,口中喁喁私囈,听之不絶声,审之不成句,伤寒论中所谓 郑 声也。舌言,言出口即敛,不明白宣示,所谓含胡也。”
分類:含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隐隐讽讽(隱隱諷諷)
含糊不清,不明确。 郭沫若 《水平线下·湖心亭》:“她在床上对我说:‘你无论怎么要去替他们找房子,去找一天也不要紧,到晚上来叫他们搬出去。’我只是隐隐讽讽地答应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