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字
(1).吐字;咬字。 唐 李白 《对酒》诗:“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2).一种将字拆开的文字游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我拆白道字,辨与你个清浑…… 君瑞 是个肖字这壁着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金瓶梅词话》第二回:“从小儿也是个好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
《漢語大詞典》:口齿(口齒)
(1).口和齿。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北诸医铺:“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
(2).指牙齿。 晋 左思 《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小字为 紈素 ,口齿自清歷。”
(3).指歌唱、说话、读书时的发音吐字。红楼梦第五四回:“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个喉咙罢了。”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上:“五岁入学,先以《三字经》调其口齿。”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一:“女同志嘛!电话上声音绵绵的,口齿又清楚,谁不欢迎。”
(4).口头表达能力。红楼梦第六八回:“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应贤良的名儿。” 丁玲 《母亲》一:“我见过的,我们奶奶出嫁,还是她送亲。噎,不错,口齿厉害多了。”
(5).言语;谈吐。 清 李渔 《凰求凤·翻卷》:“此人并无失德,只是平常口齿不谨,最喜谈人闺閫之事。” 沙汀 《困兽记》一:“素以耿介正直获得普遍的尊敬。加之口齿又幽默又锋利,时有警语,因而更加受到一批青年人的爱戴。”
(6).指牲口的年龄。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三:“驴一头,身高三尺四,毛色青灰,口齿六年,售价一百八十万。” 李若彬 《延安地区农业生产合作社租用耕牛的办法》:“按牛的口齿大小、体质强弱、耕作能力……秋后付给报酬。”
《漢語大詞典》:吐字
谓发音咬字。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六:“从事吐字,实际在做两件事:一是发音,作发韵母;一是阻擦已发之音,造作声母。”
《漢語大詞典》:一字一板
(1).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
(2).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五:“ 温都 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 伊牧师 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沙汀 《烦恼》:“他竭力忍耐着祖母的罗嗦,一字一板地向她解释。”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黄二楞 在这边一字一板地讲着,那边那些含着微笑静听的民兵们,都不约而同地连连点头。”
(3).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赵树理 《传家宝》:“她本想早给 李成 娶上个媳妇,把这份事业一字一板传下去。”
《漢語大詞典》:咬字
戏曲、曲艺术语。也叫吐字。指演唱或念白中,准确地将字的声母和韵母读出,使近听不刺耳,远听不含混。是戏曲、曲艺演员的基本技巧之一。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四:“二是咬字不准,根本没有弄清楚某字应读某音。” 梅兰芳 《悼念汪派传人王凤卿》:“ 凤卿 咬字,坚实沉着,四声准确。”
《漢語大詞典》:字正腔圆
读音吐字正确,说唱行腔圆润。例如:那个外国留学生唱了一段京戏,居然也字正腔圆。
《漢語大詞典》:咬嚼吞吐
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漢語大詞典》:发脱口齿(發脱口齒)
指歌唱的发声、吐字。红楼梦第五四回:“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个喉咙罢了。”
《漢語大詞典》:发吐(發吐)
发言吐字。喻指口头表达。北齐书·元文遥传:“ 文遥 歷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勑,号令文武,声韵高明,发吐无滞。”
《漢語大詞典》:口劲(口勁)
指戏曲、曲艺演唱或说表时发音吐字清晰有力。 田汉 《名优之死》第二幕:“ 刘芸仙 :(唱)‘一事无成两鬓斑……’ 刘振声 :‘口劲还不坏。’”《新民晚报》1988.1.6:“但插科虽好,也要口劲,字句发音的快慢轻重都会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