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什么(什麽)
亦作“ 什末 ”。同“甚麼”。
(1).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坛经·机缘品》:“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 奇章公 始来自 江 黄 间,置书囊於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 韩 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曰:‘且以拍板为什么?’”景德传灯录·法达禅师:“祖又曰:‘汝名什么?’对曰:‘名 法达 。’” 鲁迅 《呐喊·药》:“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李广田 《〈散文三十篇〉序》:“若问这些文章到底有什末意义,勉强说,也不过是多少地反映了那个旧社会的某些方面。”
(2).疑问代词。表示无须,不必。 唐 吕岩 《劝世》诗:“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是甚命,问什么卜?!”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四折:“若是 汉 天子早把书明降, 韩元帅 免受人诬罔……我 蒯彻 也粧什麼风魔,使什么伎俩!”如:你说呀,装什么哑巴!3.疑问代词。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 张天翼 《春风》:“于是河沿上走着的人闻到了一种什么花香,还夹着一种腥味儿。” 茅盾 《子夜》三:“这‘缺少了什么似的’感觉,即使是时隐时现,可是总常在她心头。”《朱自清文集·自序》:“用‘你我’做书名,没有什末了不得的理由;至多只是因为这是近年来所写较长的一篇罢了。” 郭小川 《在大沙漠中间》诗:“尊敬的读者啊,我必须在这里写点什么。”
(4).疑问代词。任指。表示无例外。 张天翼 《儿女们》二:“还有许多不安分的家伙入了他们的伙,他们到处放火,把什么都抢得精光。”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5).疑问代词。任指。用于前后照应,表示前者决定后者。如:什么地方种什么庄稼,要根据自然条件而定。
(6).疑问代词。用于列举,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 孙犁 《白洋淀纪事·女保管》:“她原是一个女短工,专给地主家拆洗衣服,侍候坐月子什么的。”
(7).疑问代词。用于否定。表示不同意、不以为然。 鲁迅 《呐喊·孔乙己》:“ 孔乙己 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 何 家的书,吊着打。’”如:什么不知道,昨天我还提醒你来着。
(8).疑问代词。表示愤慨、不满或惊讶。 鲁迅 《野草·狗的驳诘》:“‘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如:挤什么!按次序来。如:什么!都九点了,咱们得马上动身了。
《高级汉语词典》:后者  拼音:hòu zhě
所提到的或不言自明的两个或更多人或事物中的最后一个
分类:后者
《漢語大詞典》:夷蹠
伯夷 与 盗跖 的并称。古谓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以喻善恶迥异之人。 南朝 陈 沈炯 《独酌谣》:“ 彭 殤 无异葬, 夷 跖 可同朝。”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一》:“歷官半世,而尺寸未闻;立身累朝,而 夷 跖 不定:是用世之具与官人之术两失之也!”
《漢語大詞典》:输巧(輸巧)
元 代宫女于七夕乞巧,穿针落人后者为“输巧”。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九引堂,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臺,以五采丝穿九尾鍼,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参见“ 乞巧 ”。
《漢語大詞典》:乞巧
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綵缕,穿七孔鍼,或以金银鍮石为鍼,陈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於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 林杰 《乞巧》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秋乞巧穿针会玉仙,冬赏雪观梅到玳筵。” 欧阳山 《三家巷》三:“这七月七日是女儿的节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独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致的巧活儿,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来乞巧。”
《漢語大詞典》:后筵(後筵)
(1).指随从在后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温渥浹舆隶,和惠属后筵。”
(2).指以后的讲席。陈书·傅縡传:“使浮辞无所用,诈道自然消。请待后筵,以观其妙矣。”
(3).犹古之宴礼。 明 陈继儒 《群碎录》:“前筵后筵,古享礼犹今前筵;古宴礼犹今后筵。”
《漢語大詞典》:承上起下
承接前者,引出后者。礼记·曲礼上“故君子戒慎” 唐 孔颖达 疏:“故,承上起下之辞。”《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 清 陈奂传 疏:“第五章为承上起下之词。”
《漢語大詞典》:族厉(族厲)
称古大夫死而无后者。礼记·祭法:“大夫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 孔颖达 疏:“族,众也。大夫众多,其鬼无后者众,故言族厉。”
《漢語大詞典》:媒染
使某物(如织物)置诸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的作用下或以媒染剂或类似化学品处理某物
以化学品处理某物(一种乳剂或其他照相材料),从而给予后者以与染料结合的能力
《漢語大詞典》:滑距
飞机螺旋桨的有效螺距及其平均几何螺距之差,常以后者的百分比来表示
沿着断层面两点的实际相对位移,这两点以前是邻接的,各在断层的一侧
《漢語大詞典》:有…无…
表示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例如:有勇无谋。
表示有前者没有后者(强调的说法)例如:有增无减。
表示有了前者就可以没有后者。例如:有备无患。
《漢語大詞典》:倾角
实际水平线和海上视觉水平线间的垂直角,后者因地球表面的弯曲和视察者所在的高度而低于前一水平线
岩层、岩片、岩脉、裂隙、断层或类似的地质构造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垂直走向的面上测量)
从垂直物(如桅或烟囱)算起的倾斜度;尤指船首或船尾的外伸部分
船尾柱斜度或舵前部分的斜度
从水平面算起的倾斜度(如台阶或讲堂的地板)
高度或向上倾斜的斜度
地层或断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角
《漢語大詞典》:亡戟得矛
喻有失有得。吕氏春秋·离俗:“ 齐 晋 相与战, 平阿 之餘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亡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 之孤 叔无孙 ,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叔无孙 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前者谓得失相当,后者谓得失不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