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声名(聲名)
(1).名声。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於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 唐 杜甫 《奉赠王中允维》诗:“ 中允 声名久,如今契阔深。”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你虽有万贯财,争如俺七步才,两件儿那一件声名大?”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她本想早给 小芹 找个婆家推出门去,可是因为自己声名不正,差不多都不愿意跟她结亲。”
(2).声教和名教。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文物以纪之,声名以发之,斯实不世之隆恩,寧曰循常之恆礼。” 明 杨慎 《楚雄府定远县新建儒学记》:“ 皇明 文治之遥,声名之盛,使 仲尼 之道与王化远邇,多士生斯时斯地,亦厚幸矣。”
《漢語大詞典》:名教
(1).名声与教化。管子·山至数:“昔者 周 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通於天下。”
(2).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或为干城之选,则当奏绩於疆埸;或为礼乐之司,则宜建功於名教。”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七》:“明明是现代人……却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
《漢語大詞典》:教义(教義)
(1).礼教、名教的旨意。 南朝 梁 任昉 《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陛下弘宣教义,非求效於方今。”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唐 王维 《为王常侍祭沙陀鄯国夫人文》:“教义所及,忠信弥篤。”
(2).某一宗教所信奉的义理。 南朝 梁 沈约 《究竟慈悲论》:“ 释 氏之教义本慈悲。” 朱光潜 《但丁的〈论俗语〉》:“基督教会的神权中心、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的教义是在 希腊 罗马 古典文化长期扎根的地区里传播开来的。”
《漢語大詞典》:束教
谓受名教约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追忆世上事,束教已自拘。”
分類:名教约束
《漢語大詞典》:三名三高
名作家、名演员、名教授和高工资、高稿酬、高奖金的合称。 杨沫 《不是日记的日记·时间在我心上变成了奔驰的骏马》:“象你这样三名三高的人,写东西是危险的呀!” 祖慰 《被礁石划破的水流》:“ 王嘉 夫妇原来是个三名三高人物,每人月薪将近二百元。”
《漢語大詞典》:越名
谓越出名教的羁绊。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漢語大詞典》:干名犯义(干名犯義)
干犯名教和道义。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谁想不前不后,刚刚是太老爷的同年。我家相公竟是他的年姪。这样干名犯义的事,如何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