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归(一歸)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归。” 李善 注:“言物虽贵贱殊流,高卑异级,至其极也,殊涂共归。”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誉石》:“誉石杀鼠,蚕食而肥,物性虽反,齐之一归。”
(3).谓逝去。 唐 徐夤 《鹤诗》:“閬苑瑶臺岁月长,一归华表好增伤。” 宋 苏轼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诗:“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檜待昇平。”
(4).珠算上单位除法练习之一。参见“ 归除 ”。
《漢語大詞典》:归除(歸除)
(1).珠算中除数在两位或两位以上的除法。我国古代把除数一位的除法叫做“归”,除数二位或二位以上的叫“归除”,如除数25,叫做“二归五除”等。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佛像﹞皆以高之尺寸,照行七坐五湼盘三归之。归后以自乘,自乘后行用十九归除,坐用十三归除。”
(2).指珠算法。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四:“推举几个清算委员,找一个会归除的人,去和 张富英 算帐。”
《漢語大詞典》:同致
(1).犹同归。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晋书·乐志上》:“协时正统,殊涂同致。”
(2).谓同样效命。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於是见君亲之同致,知在三之如一。” 李善 注引国语:“人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食不长,非教不智,生之族也,故一事之,惟其所在,则致死矣。”
(3).神态相同。 清 曹寅 《北院鹤》诗:“四鹤不同致,翛然神逈超。”
《漢語大詞典》:同归(同歸)
(1).同样趋向。书·蔡仲之命:“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2).犹一致。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虽大旨同归,所託或乖。”
(3).同样的结局。 叶圣陶 《倪焕之》二:“这时候,科举却废止了,使父亲颇为失望。幸而有学堂,听说与科举异途而同归,便叫 焕之 去考中学堂。”参见“ 同归殊涂 ”。
(4).一同返回。《诗·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毛 传:“ 豳公子 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南朝 梁 谢惠连 《雪赋》:“驰遥思於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留了方丈,和你同归洞房。”《玉佛缘》第一回:“这科 子玉 报罢,父子同归。”
《漢語大詞典》:同涂(同塗)
(1).同路;同行止。 晋 潘岳 《哀永逝文》:“昔同涂兮今异世,忆旧欢兮增新悲。”
(2).同归,归宿相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天地无心,万物同涂。” 李善 注:“无心谓无心爱育万物,即不仁也;同涂,谓皆为芻狗也。”
《漢語大詞典》:把臂入林
谓与友人一同归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公 道:‘ 豫章 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七贤,指竹林七贤。 唐 陈子昂 《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诗序:“忽闻二星入井,四牡临亭,邀使者之车,乃故人之驾,隐几一笑,把臂入林。”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使 蒲君 留仙 见之,必欣然把臂入林,曰:‘子突过我矣,《聊斋》之后有替人哉!’”
《漢語大詞典》:同归殊涂(同歸殊塗)
语出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然终究同归于一。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汉书·王莽传赞:“昔 秦 燔以立私议, 莽 诵六艺以文姦言,同归殊涂,俱用灭亡。”亦作“ 同归殊途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其餘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
《漢語大詞典》:众流归海(衆流歸海)
大小河流同归于海。比喻众多分散的事物汇集于一处。 唐 杜甫 《长江》诗之二:“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怎当得 丁生 连掷胜采,两人出注,正如众流归海,儘数赶在 丁生 处了。”
《漢語大詞典》:马去马归(馬去馬歸)
《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褐衣褐见,莫陈 汉 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参见“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