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领责(领责)  拼音:lǐng zé
受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朝云怀著鬼胎,战兢兢的立在刘元普面前,只打点领责。」
分类:受罚
《漢語大詞典》:百罚(百罰)
屡次受罚。多指罚酒。 唐 杜甫 《乐游园歌》:“数茎白髮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
《國語辭典》:禁足  拼音:jìn zú
禁止外出。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八。唐郓州安国院巨方传》:「禁足十年,木食涧饮。」
《國語辭典》:禁闭(禁閉)  拼音:jìn bì
军中对犯错士兵的处罚方式。除作战训练及差勤外,于禁闭室行之,令犯错的士兵反省改过;禁闭期间为一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國語辭典》:盐徒(鹽徒)  拼音:yán tú
贩卖私盐而受罚的刑徒。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五刑》:「盐徒既决而又镣之,使居役也。」
《漢語大詞典》:犯罚(犯罰)
犯法受罚。《宋书·乐志四》:“不胜釂祀诚,至令犯罚艰。君必欲加诛,乞使知罪諐。”
分類:犯法受罚
《漢語大詞典》:谪民(謫民)
亦作“讁民”。 指有罪受罚之民。汉书·武帝纪:“遣贰师将军 李广利 发天下讁民西征 大宛 。” 颜师古 注:“庶人之有罪讁者也。”
分類:有罪受罚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权(紧急避难权)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quán
采取紧急避难行为而免予受罚的权利。法律上规定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的紧急危难,而不得已侵害第三者的利益的行为,可不负刑事责任。
《国语辞典》:乌狗吃食,白狗当灾(乌狗吃食,白狗当灾)  拼音:wū gǒu chī shí,bái gǒu dāng zāi
(谚语)比喻某人犯法,却由别人顶罪受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不过做杨二郎屁股不著,打得些屈棒,毫无头绪。杨二郎正是俗语所云:『从前作事,没兴齐来;乌狗吃食,白狗当灾。』」
《国语辞典》:告人死罪得死罪  拼音:gào rén sǐ zuì dé sǐ zuì
(谚语)诬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罚。劝诫不可诬陷他人。《西游记》第八三回:「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国语辞典》:甘限  拼音:gān xiàn
在限期内完成公务,否则甘心受罚的承诺。《水浒传。第四九回:》「那弟兄两个,当官受了甘限文书,回到家中,整顿窝弓、药箭、弩子、镋叉。」
《國語辭典》:罚约(罰約)  拼音:fá yuē
惩罚的契约。《红楼梦》第三七回:「以后错了,也要立个罚约才好。」《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原来这海马周三,名叫周得胜,便是那年被十三妹姑娘刀断钢鞭,打倒在地,要给他擦脂抹粉,落后饶他性命,立了罚约的那个人。」
分類:受罚约定
《漢語大詞典》:认罚(認罰)
愿意受罚。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何小姐 道:‘既叫我説,咱们先讲下:説的没个道理,我认罚;有些道理,你认罚,何如?’” 洪深 《贫民惨剧》第二幕:“小贼:认罚怎样?守财虏:头上帽子给我。”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你们怎么样?是认打,认罚?”
分類:愿意受罚
《漢語大詞典》:咎有应得(咎有應得)
谓由于自身的罪过而得祸或受罚是完全应得的,怨不得别人。《宦海》第七回:“ 李德标 一时冒犯,触怒 乌绅 ,咎有应得。”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 唐 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 巴金 《家》十四:“你当初为什么不反抗,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现在是咎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