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危机(危機)
(1).亦作“ 危几 ”。潜伏的祸害或危险。 三国 魏 吕安 《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繫,危几无兆。” 唐 刘言史 《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掛纤腰学垂柳。”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2).严重困难的关头。亦特指经济危机。 瞿秋白 《欧文的新社会》:“ 英国 的工业经过了一次大危机又恢复过来了。”如:危机输出。
(3).危险的机关。用于杀敌、猎兽、捕鱼等的器具。 清 陈维嵩 《八声甘州·南耕斋中食鲥鱼作》词:“贪听渔翁笛,悮触危机。”
《漢語大詞典》:积薪(積薪)
(1).积聚木柴。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国语·周语中:“虞人入材,甸人积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夫人自闻 晋君 见获,便携太子服丧服,徒步出宫,至於后园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积薪数十层,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积聚的木柴。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陈良 等﹞即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诸亭令燔积薪,分告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谢先生》:“燃积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戏。”
(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以“积薪”喻隐伏危机。后汉书·黄琼传:“前 白马 令 李云 ,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於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駟之将败。” 清 谭莹 《寄怀徐铁生大令》诗之四:“幕府谈兵大有人,东南重镇太平民;督师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积薪。”
(4).汉书·汲黯传:“ 黯 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积薪为恨。”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滞,用昭新政之清夷,积薪之流,半登于啟事。”《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积薪之嘆,捷径多窘步之忧。”
(5).喻后来居上。 黄人 《〈清文汇〉序》:“夫以吾国文学之雄奇奥衍……一入今朝,则又兼收并畜,大会细入,两京、三 唐 ,不免积薪之愧, 姬 孔 之际,於斯为盛。”
《漢語大詞典》:厝火
“厝火积薪”的简缩语。喻隐伏的危机。 明 沈钦圻 《咏史》诗:“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清 吴伟业 《焦桐》诗:“ 汉 家忘厝火,絶调过江来。” 清 黄宗羲 《施忠介墓碑铭》:“岛寇时入犯,皆有内主,公破其墙壁,销其厝火。欲使全 闽 兵力不归一代,盖其所虑者深也。”
《漢語大詞典》:隐机(隱機)
见“ 隐几 ”。
隐藏着的危机。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并附与诸公书》二:“近来世局,几更易矣。流俗之见,睹朝野无虞,便谓太平景象。不知隐机伏祸,深有可虑。”
分類:隐藏危机
《漢語大詞典》:隐几(隱几)
(1).靠着几案,伏在几案上。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 南郭子綦 隐机而坐,仰天而嘘。” 成玄英 疏:“隐,凭也。 子綦 凭几坐忘,凝神遐想。”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世事无端自纠纷, 放翁 隐几对炉熏。” 清 洪升 《长生殿·雨梦》:“漏鼓三交,且自隐几而卧。”
(2).几案。 南朝 齐 谢朓 有《乌皮隐几》诗。南齐书·孔稚珪传:“﹝ 太祖 ﹞餉 灵产 白羽扇素隐几。” 唐 李冗 独异志卷中:“《会稽记》: 上虞 兰室山 葛玄 所隐之处,有隐几,化为鹿。”
分類:几案案上
《漢語大詞典》:缯纶(繒綸)
射鸟的箭和钓丝。比喻危机或羁绊。繒,通“ 矰 ”。 唐 王昌龄 《送任五之桂林》诗:“羇谴同繒纶,僻幽闻虎豹。”
《漢語大詞典》:衣袽之戒
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王弼 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何楷 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明 归有光 《策问》之一:“士兵似矣,变或不测,事当豫防,《既济》衣袽之戒,其可思乎?”
《漢語大詞典》:积薪厝火(積薪厝火)
(1).谓在柴堆之下置火。喻隐伏着严重的危机。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君少时,朝野欢娱, 江 表无事,独喜閲兵书,纔然怀积薪厝火之忧。”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下》:“ 西藏 、 川 、 滇 现在安堵,积薪厝火,一发难收,未雨绸繆,是所望於深识远虑之君子。”
(2).指苟安。 黄远庸 《北京之新年》:“盖禁卫军之愤愤由来已久, 冯国璋 虚与委蛇屡加劝解,幸能积薪厝火,得获暂时之安逸。”参见“ 积薪 ”。
《漢語大詞典》:积薪(積薪)
(1).积聚木柴。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国语·周语中:“虞人入材,甸人积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夫人自闻 晋君 见获,便携太子服丧服,徒步出宫,至於后园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积薪数十层,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积聚的木柴。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陈良 等﹞即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诸亭令燔积薪,分告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谢先生》:“燃积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戏。”
(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以“积薪”喻隐伏危机。后汉书·黄琼传:“前 白马 令 李云 ,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於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駟之将败。” 清 谭莹 《寄怀徐铁生大令》诗之四:“幕府谈兵大有人,东南重镇太平民;督师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积薪。”
(4).汉书·汲黯传:“ 黯 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积薪为恨。”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滞,用昭新政之清夷,积薪之流,半登于啟事。”《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积薪之嘆,捷径多窘步之忧。”
(5).喻后来居上。 黄人 《〈清文汇〉序》:“夫以吾国文学之雄奇奥衍……一入今朝,则又兼收并畜,大会细入,两京、三 唐 ,不免积薪之愧, 姬 孔 之际,於斯为盛。”
《漢語大詞典》:厝火积薪(厝火積薪)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谓置火于柴堆之下,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忧危竑议后纪:“是何言哉?今之事势,正 贾生 所谓厝火积薪之时也。” 清 朱彝尊 《送少宰张先生假旋京口》诗之四:“厝火积薪曾上策,至今太息 雒阳 书。”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盖企平和于均势之局,犹厝火积薪以求安也。”
《漢語大詞典》:梁愁隋恨
泛指对亡国危机的感伤。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闹榭》:“ 梁 愁 隋 恨,凭他燕恼鶯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