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运动(運動)
(1).运行移动。 汉 董仲舒 《雨雹对》:“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宋 曾巩 《谢熙宁八年历日表》:“窃以治历於中,所以察天时之运动;班正於外,所以一王度之推行。”《封神演义》第四六回:“运动乾坤颠倒理,转移日月互为明。”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六讲:“那机器能够发生十万匹马力,来运动轮船,这便是机械本体的力量。”
(2).犹行动。 汉 陆贾 新语·慎微:“若 汤 武 之君, 伊 吕 之臣,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梁书·侯景传:“臣虽才谢古人,实颇更事,抚民率众,自幼及长,少来运动,多无遗策。”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还是莫管闲事罢,快到 楚国 去干你自家的运动。”
(3).运转;转动。隋书·天文志上:“ 梁 华林 重云殿 前所置铜仪……其运动得东西转,以象天行。”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至今木鹤尚存,惟首能运动,以定时刻。” 孙中山 《民生主义》第一讲:“近来外国利用瀑布和河滩的水力来运动发电机,发生很大的电力。”
(4).谓人或动物活动。太平广记卷二二六引 唐 颜师古 《大业拾遗记·水饰图经》:“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綺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原来箭头有药,毒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 张天翼 《移行·包氏父子四》:“他想把脚呀手的都运动个畅快。”
(5).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奔走活动。朱子语类卷一一五:“又如人作商,亦须先安排许多财本,方可运动;若财本不赡,则运动未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 苟鷽楼 ﹞后来又运动了官场,包收什么捐,尽情剥削。” 丁玲 《梦珂》一:“终日斗鸡走马,直到看看快把祖遗的三百多亩田花完了,没奈何只好去运动做官。”
(6).挥动;舞动。《英烈传》第三十回:“ 刘基 便登将臺,把五方旗号,按方运动,发出了三声号炮,击了三通鼓,诸将都臺下听令。” 蒋光慈 《我是一个无产者》诗:“手能运动飞舞的笔龙,口能做狮虎般的呼吼。” 茅盾 《子夜》七:“他机械地运动着他的刀叉。”
(7).犹施展。《西游记》第三二回:“只看你腾那乖巧,运动神机,仔细保你师父;假若怠慢了些儿,西天路莫想去得。”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鬼帅空施伎俩,魔王枉逞英雄,谁知大道有神通,一片精神运动。”
(8).发动;动员。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其时 台湾 割给 日本 未久, 日本 政府恐 中国 人运动 台湾 人反对他,所以检查 中国 人进口,非常苛刻。” 蔡元培 《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现在还没有这种组织,运动别人,别人也不肯信。”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说到那一封信,我的运动 达夫先生 一并译出,实在也不只一次了。”
(9).指体育活动。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他运动过度,玩足球伤了踝骨,卧了几天,心里很不好过。” 秦牧 《长街灯语·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大家都来记住这句话:生命在于运动。”《新华月报》1952年第7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10).军事用语。移动前进。 刘白羽 《平明小札·启明星》:“炮兵不敢再发射,不知我们的人运动到哪里了。” 茹志鹃 《百合花》:“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 孙绍钧 《“向我开炮”》:“两个排敌人,从二号、四号目标,分四路向我运动上来,请开炮!”
(11).指政治、文化、生产等方面有组织、有目的而规模声势较大的群众性活动。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一:“凡时代思潮,无不由‘继续的群众运动’而成。” 贾植芳 《更下》:“他也不是正牌军人,起先和我在 北平 一齐干过学生运动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 增福 兄弟!自从运动一来,你兄弟忙得日夜不着家边。” 孙犁 《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背着这个黑锅,经过一九六六年以来的运动,其遭遇的艰辛,是可以想象的。”
(12).哲学范畴。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固有属性。它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 毛泽东 《矛盾论》二:“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二章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物质的任何一种形态都处于运动中,运动是物质存在最根本的形式。” 巴金 《沉落》:“好像一切的运动已经停止,这个世界已陷入静止的状态,它的末日就快来了。”
《漢語大詞典》:发轫(發軔)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漢語大詞典》:发迹(發蹟)
亦作“ 发跡 ”。亦作“ 发蹟 ”。
(1).犹兴起。谓立功扬名。史记·太史公自序:“ 秦 失其政,而 陈涉 发迹。” 汉 扬雄 《解嘲》:“ 公孙 创业於 金马 , 驃骑 发跡於 祁连 。”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德璉 发跡於此 魏 ,足下高视於上京。”晋书·石勒载记上:“将军发迹 河 朔,席卷 兖豫 。”《花城》1981年第4期:“凭你这一身武艺,哪里不可以发迹?”
(2).指兴起的过程或情况。晋书·怀帝愍帝纪论:“夫有非常之事,而无非常之功,详观发迹,用非天啟,是以舆棺齿剑,可得而言焉。”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传:“案 屈原 《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叙发跡,实基於此。”
(3).指由卑微而得志显达,或由贫困而富足。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兄弟发迹虽异,克终皆隐,世谓 何氏 三高。”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司马相如 本是 成都府 一个穷儒,只为一篇文字上投了至尊之意,一朝发跡。”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治服》:“谓一朝发蹟,男可翩翩裘马,妇则楚楚衣裳。” 骆宾基 《山区收购站》:“一两年不见,听说你们发迹了!电灯都安起来了。”
(4).指发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 锡九 於村中设童蒙帐,兼自攻苦。每私语曰:‘父言天赐黄金,今四堵空空,岂训读所能发蹟耶?’”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像姑姑那样靠神来发迹的人有的是。”
(5).起程,起行。 晋 法显 佛国记:“发跡 长安 ,度 陇 至 乾归国 夏坐。” 唐 杨炯 《紫骝马》诗:“蛇弓白羽箭,鹤轡赤茸鞦。发跡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唐 韩愈 《送惠师》诗:“脱冠翦头髮,飞步遗踪尘。发跡入 四明 ,梯空上秋旻。”
《漢語大詞典》:民政
(1).犹政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渠水:“ 汉和帝 时, 右扶风 鲁恭 ……徵博士侍中,车驾每出, 恭 常陪乘,上顾问民政,无所隐讳。” 宋 梅尧臣 《送杨浩秘丞入蜀》诗:“有母不得养,法当之远官。虽曰在民政,孝心寧得安。”宋史·真宗纪三:“戊辰,禁内臣出使预民政。”
(2).民主政体。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亚里斯多德之政治学说》:“然彼非真行民政耳,苟真行民政则进矣。”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囯战史〉》诗:“但使 江 东王气在,共和民政自千秋。”
(3).今指包括选举、行政区划、地政、户政、国籍、民工动员、婚姻登记、社团登记、优抚、救济等项的国内行政事务。
《漢語大詞典》:民工
在政府动员组织下,从事某项工作的民间劳动力。
《漢語大詞典》:动员(動員)
(1).军事术语。把国家的武装力量,由和平状态转入战时状态,以及把所有的经济部门(工业、农业、运输业等)转入供应战争需要的工作。
(2).发动人参加某种活动。 韦君宜 《忆西榆林》:“那些天,挖渠也是全社动员,男女全去。” 魏巍 《创造幸福的家乡》:“ 李德生 在党的鼓舞下没有灰心,又动员了五户共十二户继续干下去。”
(3).泛指发动;运用。 茅盾 《夏夜一点钟》:“﹝她﹞将左手支着头,动员了全身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狐鸣鱼书(狐鳴魚書)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 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 陈胜 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如狐鸣鱼书之类,至诈为吉兆以动众。”亦作“ 狐鸣篝中 ”、“ 狐鸣篝火 ”。或省作“狐火”。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此自 秦 以来,所以狐鸣篝中,王在掌上,卯金伏诛, 魏 氏当涂,黠盗奸雄,覬覦神器者,史不絶书。” 黄葆桢 《杨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长舆 《论莱阳民变事》:“使 莱 民衣食无缺,含哺鼓腹,则虽有狐火之诡谋, 苏 张 之辩舌,寧能使安土乐俗之民,捐弃其身家妻子而从之赴死哉!”
《漢語大詞典》:兴师动众(興師動衆)
(1).谓为进行战争而动员百姓。吴子·励士:“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汉书·翟方进传:“反虏故 东郡 太守 翟义 擅兴师动众。”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议者或曰:先帝兴师动众,所费亿万,仅得数寨,今復无故弃之,此中国之耻也。”
(2).形容为做某件事而动员很多的人。红楼梦第四七回:“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妈就这样兴师动众。”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五章:“有道理大家规规矩矩地拿出来讲,为啥要兴师动众,闹得这样 文王 不安, 武王 不宁的?”
《漢語大詞典》:参议会(參議會)
(1).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成立的地方性咨询机构。有省、县、乡参议会。
(2).抗日战争时期边区政府为了动员和团结广大民众参加抗日而设立的各级人民代表机关。有边区、市、县、乡参议会。
《漢語大詞典》:大哄大嗡
形容动员众多的人一哄而起去作一件事。《人民日报》1981.6.3:“在‘四害’横行的年月,什么事情都搞大哄大嗡,不求实效。”
分類:动员众多
《漢語大詞典》:植树节(植樹節)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 孙中山 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 孙中山 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