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乔木(喬木)  拼音:qiáo mù
多年生高大而有明显主干的树木。如松、柏、杨等。
《國語辭典》:榕树(榕樹)  拼音:róng shù
桑科榕属「正榕」的别名,也称为「榕」。绿荫甚广,炎炎夏日,人们多喜在树下乘凉。常用作行道树、观赏盆栽等。参见「榕」条。
《國語辭典》:棕榈(棕櫚)  拼音:zōng lǘ
植物名。棕榈科棕榈属,常绿乔木。干直如柱,无枝,高三丈馀,雌雄异株,叶圆扇形,掌状分裂,柄甚长,丛生茎顶,叶柄下端包有褐色纤维质叶鞘。夏初开花,肉穗花序,黄白色。核果球形,蓝黑色。纤维质叶鞘包于茎干上,俗称为「棕毛」,强韧耐水湿,可制绳子、扫帚、雨具等,未开花苞可供蔬食。也称为「栟榈」。
《漢語大詞典》:宗本
(1).根本,本旨。 晋 孙绰 《喻道论》:“万物之求,卑高不同……悟上识则举其宗本。”孝经·开宗明义 宋 邢昺 疏:“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2).分枝和本根。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竹义:“ 太液池 岸有二数十丛牙笋,未尝相离,密密如栽也。帝因与诸王闲步於竹间,帝谓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离心离意,此竹宗本不相疎,人有怀贰心,生离间之意,覩此可以为鑑。’”
《漢語大詞典》:附枝
树木的分枝。汉书·萧望之传:“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后汉书·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权德舆 《寄侍御从舅初免职归东山》诗:“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分類:树木分枝
《漢語大詞典》:沙蓬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由基部分枝。叶披针形至线形,具刺状尖头。花两性,成腋生短穗状花序。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多生于沙丘和沙地。幼嫩植株作羊和骆驼饲料。种子可食,并可榨油供食用。亦名东廧。 唐 骆宾王 《边城落日》诗:“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唐 纪唐夫 《骢马曲》:“连年出塞蹋沙蓬,岂比当时御史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
《漢語大詞典》:灯树(燈樹)
有分枝的大型灯架,其形如树,故称。 隋炀帝 《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灯树千光照,花燄七枝开。”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 韩国夫人 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旧唐书·杨绾传:“ 綰 应声指铁灯树曰:‘灯盏柄曲。’”
分類:有分分枝
《漢語大詞典》:杈丫(杈枒)
(1).亦作“ 杈椏 ”。树的分枝。《方言》第二:“ 江 东谓树歧曰杈椏。” 唐 杜甫 《雕赋》:“击丛薄之不开,突杈枒而皆折。”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悲臺萧瑟石巃嵸,哀壑杈枒浩呼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松顶生兰:“有兰寄生长松杈椏,可径丈,葳蕤四垂。”
(2).参差交错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芝栭攒罗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据。” 李善 注:“参差之貌。”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文榱刻桷,轇轕杈枒。” 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凭着她的记忆,她知道西墙根杈枒零乱的一排黑影是集中起来的板凳。”
《漢語大詞典》:灌木丛
普通未经栽培和常常不合需要的灌木。例如:长满灌木丛的旷野。
指一种矮而分枝密集者。例如:适于作树篱的灌木丛。
《國語辭典》:桠杈(椏杈)  拼音:yā chà
树木两枝分歧的地方。宋。阮阅《诗话总归。幼敏》:「蒋堂侍御郎方六岁,父令作栀子花诗曰:『庭前栀子树,四畔有桠杈。』」也作「丫叉」。
《漢語大詞典》:地肤(地膚)
通称“扫帚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多分枝,叶线状披针形,开黄绿色小花,茎可做扫帚。果实叫地肤子,扁圆形,有翅,可入中药。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地肤
《國語辭典》:白薇  拼音:bái wéi
植物名:(1)萝藦科白薇属,多年生草本。高约五十公分,生长于山野。叶对生,椭圆形。伞形花序,夏季开花,花冠紫黑色。蓇葖果常单生,长卵状椭圆形,长约九公分。根可供药用。(2)萝藦科欧蔓属。茎直立,叶对生,卵形至披针形。聚伞花序花紫红色。蓇葖果长圆锥形,长四至五公分。
《漢語大詞典》:牙槎
亦作“ 牙楂 ”。
(1).丫叉。树木分枝处。 宋 欧阳修 《于刘功曹家见女奴弹琵琶》诗:“啄木不啄新生枝,惟啄牙楂枯木腹。”
(2).瘦削貌。
《漢語大詞典》:节子(節子)
木材上的疤痕。是树木的分枝在干枝上留下的节疤。
《国语辞典》:节点(节点)  拼音:jié diǎn
1.指区域网路上之电脑、档案伺服或相似的周边设备,用以产生、接收或重覆信息者。
2.指连接在网路上的工作站。
3.指网路中,多个功能单元透过通道或资料线路相互连接之处。
4.指网路中任一分枝之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