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解携(解攜)
亦作“解擕”。
(1).分手;离别。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 前蜀 韦庄 《赠云阳县裴明府》诗:“南北三年一解携,海为深谷岸为蹊。” 宋 范仲淹 《送欧伯起》诗:“天与神交忽解携,一溪风月更同谁。” 明 皇甫涍 《西湖歌寄方思道》:“ 信安 使君还旧溪,应对花卮惜解携。”
(2).指别离之人。 唐 李咸用 《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得自新知己,如逢旧解携。”
《漢語大詞典》:道别
(1).离别;分手。 唐 王勃 《越州永兴李明府宅送萧三还齐州序》:“古人道别,动便经年。” 唐 张鷟 《游仙窟》:“忽然闻道别,愁来不自禁。” 滕固 《壁画》:“他们俩谈了些很平常的话, 崔太始 总觉得没甚意思,不久便与 丁君 道别。”
(2).辞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今嫂养姑事异,我姐妹亦登仙去矣。敬来道别,并谢提携也。”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前线童话》:“第二天,部队要出发打仗去了,这个姓 陆 的战士正要去找他的小朋友致谢,道别。”
《漢語大詞典》:解袂
分手;离别。 唐 杜甫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诗:“鴰鶡催明星,解袂从此旋。” 宋 贺铸 《宿宝泉山慧日寺》诗:“回溪出蒙密,解袂迎长风。” 明 张居正 《寄陈松谷相公书》:“都门解袂,与玄老相对,哽咽者久之。”
分類:分手离别
《漢語大詞典》:走散
(1).四散离去;分手。《平妖传》第二七回:“许多吃麵的人,等不得都走散了。”《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轻轻易易的照数打发了银子,大家还好好的作揖走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那一班人都是行踪无定的,早就走散了,那里告得来!”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今天报上,则载 天津 混乱,学生走散。”
(2).有时特指离婚。 鲁迅 《彷徨·离婚》:“ 爱姑 既然丈夫不对,公婆不喜欢……也还是照先前说过那样:走散的好。”
(3).失散。《恨海》第三回:“ 伯和 信以为真,因又问道:‘我是昨天走散了的,此刻要雇一辆车到卫里去。’”《恨海》第四回:“哪里都找到了。今儿那一闹,走散的人也不知道多少。”
(4).闲逛,散心。《歧路灯》第三回:“ 王氏 向 谭孝移 説道:‘这 吹臺 三月三大会,叫孩子跑跑去。读了两个月书了,走散走散,再去读书何如?’”
《漢語大詞典》:撂开手(撂開手)
分手;不再计较;撒手不管。红楼梦第十七回:“你不用合我好一阵、歹一阵的,要恼就撂开手。”红楼梦第二一回:“我劝你们两个看 寳兄弟 面上,都撂开手罢。”红楼梦第九五回:“这件玉,如何是丢得的!你们忒不懂事了!难道老爷也是撂开手不成?”
《漢語大詞典》:分手
(1).别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唐 杜甫 《逢唐兴刘主簿弟》诗:“分手 开元 末,连年絶尺书。”红楼梦第一回:“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 曹靖华 《忆范文澜同志》:“我全家和 仲沄 家一分手就是十几年。”
(2).引申指断绝关系。如:这一对好朋友分手是别人料不到的事。
(3).分头;各自。 唐 王建 《霓裳词》之四:“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4).谓与人世别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惟愿普天之下,自今永脱魔鬼之迷途,尽遵天父之天道,则分手时,天堂易尚,否则尽头处地狱难逃。”
《漢語大詞典》:明堂
(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玉台新咏·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唐 杜甫 《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佩剑鸣相磨。”
(2).传说 雷公 问人的经络血脉, 黄帝 坐明堂以授之。故后世医家称标明人体经络、针灸穴位之图为“明堂图”。称人身上的一个针灸穴位为“明堂”。参阅 宋 于惟德 《〈铜人腧穴灸图经〉序》
(3).墓前祭台。又称为券台。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 李贤 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壙中也。”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一折:“倒塌了明堂瓦舍,崩损了石器封坛。”参见“ 券臺 ”。
(4).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唐 李白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明堂平白,长耳广顙。” 王琦 注:“《黄庭经》:‘明堂四达法海源。’ 梁邱子 註:‘眉头一寸为明堂。’”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一箇拳来到眼跟前,轻躲过臂忙搧……这一箇明堂里可早叉翻背,这一箇嘴缝上中直拳,这一箇扑的腮揾土。”
(5).旧时看风水所用的术语。指墓前的所谓地气聚合的地方。见 明 缪希雍 《葬经翼·明堂论》
(6).相术术语。按八卦方位划分手掌,明堂位于手掌的正中央即掌心。《廿载繁华梦》第十二回:“ 志存 谦让一番,先索 马氏 右掌一看, 志存 先赞道:‘掌软如绵,食禄万千,便不是寻常的,看掌纹深细,主为人聪明伶俐。中间明堂深聚,天地人三纹清楚,财帛丰盈,不消説了。’”
(7).名堂;花招。 蹇先艾 《在贵州道上》:“我一年四季都在外头,晓得她在家搞些啥明堂。”
(8).方言。院子。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因为搬了房子,﹝ 海婴 ﹞常在明堂里游戏。”
(9).方言。打晒粮食的场地。
《漢語大詞典》:券台(券臺)
(1).堪与家术语。指墓前地气聚合之处。朱子语类卷九七:“今人呼墓地前为明堂,尝见《伊川集》中书为券臺,不晓所以……后见 唐 人文字,言某朝詔改为券臺。”
(2).墓前的祭台。 宋 陶谷 清异录·丧葬:“菴墓前甃石若甎表之面,方长,高不登三尺,号曰券臺。”
《漢語大詞典》:岐路
(1).岔路。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氏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岐路。’”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闲,採桑岐路间。” 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事参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离别分手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别易会难,古人所重; 江 南饯道,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岐路言离,欢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后汉书·邓彪等传论:“统之,方轨易因,险涂难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迟迟於岐路之间也。”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三:“满身沙蝨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忧岐路处风波。”
(4).不正当的途径。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德裕 为兵部尚书,自得岐路,必当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将财物逞,则俺这泼岐路恩情似画饼。”
《漢語大詞典》:临分(臨分)
犹临别。分,分手。 唐 韩愈 《示爽》诗:“临分不汝誑,有路即归田。” 宋 陆游 《送仲高兄宫学秩满赴行在》诗:“临分出苦语,不敢计从违。” 清 钱谦益 《闽中徐存永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之二:“最是临分多苦语,相期把卷白云边。”
分類:临别分手
《漢語大詞典》:撒手
(1).松手。《杨家将》第十九回:“﹝军校﹞拖 焦赞 转至后面墙角边。 焦赞 説声‘撒手!’踊身一跃,跳入其墙,里面乃后花园也。”红楼梦第一一七回:“ 袭人 心里又着急起来,仍要拉他,只碍着 王夫人 和 寳釵 的面前,又不好太露轻薄,恰好 寳玉 一撒手就走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九:“ 小顺儿 还不肯撒手二叔的衣裳。”
(2).分手,分别。《金瓶梅词话》第七一回:“言讫,撒手而别。”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未容撒手赠将离,唾点难抛半臂衣。”
(3).放手,无所拘忌。 宋 朱敦儒 《减字木兰花》词:“虚空无碍,你自痴迷不自在。撒手游行,到处笙歌拥路迎。” 明 徐渭 《边词》之十一:“汗血生驹撒手驰,况能粧态学南闺。”
(4).放弃,抛开不管。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你却便引的人来心恶烦,可甚的撒手不为奸!”红楼梦第一一○回:“论理,该是我们做媳妇的操心,本不是孙子媳妇的事。但是我们动不得身,所以托你,你是打不得撒手的!”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六:“ 日本 人可以放弃 武汉 ,甚至于放弃了 南京 ,而决不撒手 华北 。”
(5).指死亡。《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唱彻当时《菩萨蛮》,撒手便归 兜率国 。” 清 赵翼 《扬州哭秋园之讣》诗:“岂期真撒手,遥空驭笙鹤。” 巴金 《探索集·怀念老舍同志》:“他有多少思想在翻腾,有多少话要倾吐,他不能就这样撒手而去,他还有多少美好的东西要留下来啊!”
《漢語大詞典》:背面
(1).以背对人;身体的背部。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十五泣春风,背面鞦韆下。” 宋 苏轼 《续丽人行》序:“ 李仲谋 家有 周昉 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
(2).在背后,当事人不在时。 唐 杜甫 《莫相疑行》:“晚将末契託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唐 李商隐 《杂纂》:“愚昧:背面説人过。”
(3).离别,分手。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繾綣。” 清 吴定 《祭家蕙川文》:“疾犹可为,顾之色喜,孰知背面,旬日而死。”
(4).物体的反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只见一个人拿进一张条子来,却是把字写在红纸背面的。” 柯岩 《东方的明珠》二:“插屏里的花样背面难看煞,我要发明双面绣。” 管桦 《在妇产院里》:“我瞧像片是她的一张半身像。再瞧背面,用钢笔字写着‘送给最亲爱的人’。”
(5).犹言转过身。形容极短的时间。 叶圣陶 《义儿》:“当着面他总是很能领受的态度,自称情愿悔改,可是一背面第二个过失就来了。”
《漢語大詞典》:作别
分手,告别。《水浒传》第三七回:“次日早起来, 宋江 作别 穆太公 并众位好汉。”《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两人﹞作别了 金荣 ,一路行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 甄氏 ﹞乃以玉脂合赠 刘 ,作别登车,云推而去。” 郭沫若 《归去来·在轰炸中来去》:“谈了有一个钟头的光景,才起身作别。”
分類:分手告别
《漢語大詞典》:遗佩(遺珮)
亦作“ 遗珮 ”。
(1).丢弃佩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 醴 浦。”代指别离;分手。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之四:“遗珮出长浦,举袂望增城。” 唐 李群玉 《将之京国赠薛员外》诗:“ 澧 浦一遗佩, 郢 南再悲秋。” 元 丁鹤年 《题〈风雨归舟图〉诗》:“挂席正思遗珮浦,推篷已过濯缨亭。”
(2).相传古代 郑交甫 于 汉皋 遇二女,与谈,二女解所佩之珠赠之。分手时回望,二女已不见。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江妃二女》。后遂用为典实。 清 尤秉元 《芙蓉映水曲》:“遗佩飘香散作花,一枝艷质临江映。”
《漢語大詞典》:少阳(少陽)
(1).东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四象”之一。以七为少阳。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 少扬 ”。
《漢語大詞典》:少扬(少揚)
亦作“ 少阳 ”。亦作“邵阳”。 鱼名。即海鹞鱼。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麟四“海鷂鱼”﹝释名﹞:“邵阳鱼,《食鑑》作‘少阳’。﹝集解﹞引 陈藏器 曰:‘生 东海 ,形似鷂……尾有大毒,逢物以尾拨而食之。其尾刺人,甚者至死。’”
分類:鱼名
《漢語大詞典》:少阴(少陰)
(1).指西方。亦指秋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西方少阴,日月所入。”汉书·律历志上:“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落物,於时为秋。”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少阴之中,景物澄鲜。”
(2).“四象”之一。以八为少阴。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若两少一多为少阴,谓初与二三之间或有四,或有五,而有八也;或有二箇四,而有一箇九,此为两少一多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象九为老阳,七为少;八为少阴,六为老。”
(3).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少阴经为心经,足少阴经为肾经。中医运气学说中亦以“少阴”指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