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衅雠(釁讐)
仇隙。 唐 李白 《古风》之十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嘆息, 緑珠 成衅讐。” 清 吴敏树 《黄特轩传》:“故凡为团兵者,必其乡之人,适然与贼角,有衅讐而后可用也。”
分類:仇隙
《漢語大詞典》:舋难(舋難)
犹仇隙。宋书·刘湛传:“时上与 义康 形迹既乖,舋难将结, 湛 亦知无復全地。”一本作“ 衅难 ”。
分類:仇隙
《漢語大詞典》:冤舋
仇隙。 前蜀 杜光庭 《前嘉州团练使司空王宗玠本命词》:“荡涤罪尤,销除灾厄,和平冤舋,解释殃流。”
分類:仇隙
《漢語大詞典》:隙憾
仇隙;仇恨。
分類:仇隙仇恨
《漢語大詞典》:舋隙
仇隙。旧唐书·恒山王承乾传:“ 承乾 恐有废立,甚忌之, 泰 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於是各树朋党,遂成舋隟。”一本作“ 衅隙 ”。
分類:仇隙
《漢語大詞典》:衅难(釁難)
犹言仇隙。后汉书·袁绍传:“昔 贾復 、 寇恂 争相危害,遇 世祖 解纷,遂同舆并出。衅难既释,时人美之。”南史·刘湛传:“上与 义康 形迹既乖,衅难将结, 湛 亦知无復全地。”
分類:仇隙
《漢語大詞典》:避雠(避讎,避讐)
亦作“避仇2”。亦作“ 避仇 ”。
(1).回避与自己有仇隙的人。荀子·成相:“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吕氏春秋·去私:“外举不避讎,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 可谓公矣。”晋书·刘颂李重传论:“至於缘其私议,不平 刘友 ,异夫憎而知善,举不避讐者歟!”
(2).躲避仇人,以免受害。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杀人,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后汉书·马武传:“少时避讎,客居 江夏 。” 唐 韩愈 《东都遇春》:“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瞑。” 明 冯梦龙 《女丈夫·洪客祈雨》:“闻他避讐 西京 ,不免往彼相访。” 清 龚炜 巢林笔谈·摘菜者:“或云几日前,曾有使来,盖一官人也,避仇至此,仇死故去,不知其姓名。”
《漢語大詞典》:仇隙
(1).仇人;冤家。后汉书·质帝纪:“恩阿所私,罚枉仇隙。”
(2).指怨恨或仇怨。《西游记》第五九回:“两个在 翠云山 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老残游记》第五回:“委实我同他家也没有这大的仇隙。”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余与足下俱系北大同学,而令戚又系余之同乡,彼此素无仇隙。”
《漢語大詞典》:小嫌
小仇隙;小嫌疑。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亮 ( 诸葛亮 )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闕损矣。’”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秦王 ﹞释之,引见卧内,曰‘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我终不以谗害良士。’” 清 顾炎武 《与李中孚书》:“使必斤斤焉避其小嫌,全其小节,他日事变之来,不能尽如吾料。”
分類:仇隙嫌疑
《漢語大詞典》:尤隙
犹嫌隙,仇隙。后汉书·党锢传序:“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
分類:嫌隙仇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