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衣眦(衣眥)
指交领。尔雅·释器:“衣眥谓之襟。” 郭璞 注:“交领。” 郝懿行 义疏:“眥者,説文云:‘目匡也。’衣有眥者,《淮南·齐俗篇》云‘隅眥之削’,盖削杀衣领以为斜形,下属於襟,若目眥然也。”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深衣对襟:“尔雅衣眥谓之襟,説文眥目匡也。襟取眥名者,言两襟对开,亦如目匡之对开也,古人命名之精如此。”参见“交领”。
分類:交领郭璞
《國語辭典》:交领(交領)  拼音:jiāo lǐng
1.古时在胸前交叠的衣领。《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句下汉。郑玄。注:「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至元康末,妇人出两裆,加乎交领之上。」
2.移交、交接。唐。冯翊《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辨狱》:「但初上之时,交领既分明,及交割之日,不见其金。」
《國語辭典》:青衿  拼音:qīng jīn
1.衿,衣服前有钮扣的部分。青衿指旧时学生士人的服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也作「青襟」。
2.比喻年少。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风神世载。」也作「青襟」。
《國語辭典》:衣襟  拼音:yī jīn
衣领交接的部位。《三国演义》第三八回:「泪沾袍袖,衣襟尽湿。」《红楼梦》第六二回:「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
《漢語大詞典》:青襟
(1).青色衣服的交领。 唐 戎昱 《送苏参军诗》:“忆昨青襟醉里分,酒醒迴首愴离羣。”
(2).借指学子之服。 前蜀 韦庄 《寄右省李起居》诗:“多慙十载游 梁 客,未换青襟侍素王。”
(3).借指学子。魏书·李崇传:“养黄髮以询格言,育青襟而敷典式。”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唐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令钦》诗:“ 丘 门多白首, 蜀郡 满青襟。”
(4).借指青年时期。 唐 窦群 《晚自台中归永宁里南望山色怅然有怀呈上右司十一兄》诗:“白髮侵侵生有涯,青襟曾爱紫河车。”
(5).喻指襟怀,心胸。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捷报》:“怯离愁青襟似麻,问归期西风及瓜。”
《漢語大詞典》:秃襟
光领。谓衣服只有领口,没有衣领。襟,古指衣服的交领。 宋 苏轼 《观杭州钤辖欧育刀剑战袍》诗:“秃襟小袖雕鶻盘,大刀长剑龙蛇柙。”
《漢語大詞典》:青领(青領)
(1).青色交领长衫。《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 子才 罚惰赏勤,专心劝诱,青领之生,竞怀雅术。”隋书·礼仪志七:“其制服簪导,元衣、纁裳无章,白绢内单,青领。”旧唐书·舆服志:“书算学生、州县学生,则乌纱帽,白裙襦,青领。”参见“ 青衿 ”。
(2).颈脖子涂上青色。史记·项羽本纪“异军苍头特起”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
《國語辭典》:青衿  拼音:qīng jīn
1.衿,衣服前有钮扣的部分。青衿指旧时学生士人的服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情愿青衿没世也罢,割恩爱而博功名,非吾愿也。」《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这领青衿,不为希罕。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也作「青襟」。
2.比喻年少。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公始青衿,风神世载。」也作「青襟」。
《国语辞典》:纳土献印(纳土献印)  拼音:nà tǔ xiàn yìn
纳交领土,呈献国印。比喻臣服于人。《三国演义》第四四回:「愚有一计:并不劳牵羊担酒,纳土献印。」
《国语辞典》:外交照会(外交照会)  拼音:wài jiāo zhào huì
察照知会。指外交部对外国使节,或各省长官对外交领事所递交的一种外交文书。亦即一国政府将彼此相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也称为「通牒」、「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