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烟霄(煙霄)
亦作“烟霄”。
(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漢語大詞典》:霭空(靄空)
犹云霄。高空。 唐 司空图 《注〈愍征赋〉述》:“其寓词之哀怨也,復若血凝 蜀 魄,猿断 巫峰 。咽水警夜,寃鬱靄空。日魂惨澹,鬼哭荒丛。”
分類:云霄高空
《漢語大詞典》:霞霄
云霄。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因风而附凤者,以駑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
分類:云霄
《漢語大詞典》:缥霄(縹霄)
犹云霄。 晋 孙楚 《鹤赋》:“生自 崑崙 ,长于丹穴,游遨元圃縹霄之际。”
分類:云霄
《漢語大詞典》:云中(雲中)
(1).云霄之中,高空。常用指传说中的仙境。《楚辞·九歌·云中君》:“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王逸 注:“云中,云神所居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 王子乔 ,参驾白鹿云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词:“云中鼓吹,游徧 蓬莱 。”
(2).高耸入云的山上。喻尘世外。 宋 严参 《沁园春·自适》词:“吾应有,云中旧隐,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启 《寓感》诗之十六:“ 蜀 琴有奇纹,本是枯桐枝……曾持荐 黄帝 ,云中奏《咸池》。”
(4).古郡名。原为 战国 赵 地, 秦 时置郡,治所在 云中县 (今 内蒙古 托克托 东北)。 汉 代辖境较小。有时泛指边关。韩非子·喻老:“故虽有 代 、 云中 之乐,超然已无 赵 矣。”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要途问边急,杂虏入 云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诗之二:“知有 冯唐 论将略,不令 魏尚 久 云中 。”
(5).古 云梦泽 。左传·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济 江 ,入于 云中 。” 杜预 注:“入 云梦泽 中。” 杨伯峻 注:“传説 云梦泽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云梦 。”
《漢語大詞典》:云霄(雲霄)
(1).天际,高空。西京杂记卷一:“齐首高唱,声彻云霄。”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十三:“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歌声縹緲,直入云霄。” 瞿秋白 《文艺杂著·那个城》:“那个城呢……高入云霄,接近那光华的太阳。”
(2).泛指高远,深厚。 唐 武元衡 《夜坐闻语寄严十少府》诗:“多负云霄志,生涯岁序侵。” 清 孙枝蔚 《再至海陵访州守田雪龛》诗:“不重云霄义,那能来往频。”
(3).喻指高位。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明明皇储,叡哲时招。奋厥河滸,矫足云霄。”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诗:“云霄今已逼,台衮更谁亲?” 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你只説秀才无路上云霄,却不道文官把笔平天下。”
《漢語大詞典》:凌云(凌雲,淩雲)
直上云霄。多形容志向崇高或意气高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説,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閒意。” 唐 裴夷直 《寄婺州李给事》诗之一:“不知壮气今何似,犹得凌云贯日无?”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得颍倅二首》之一:“仙风入骨已凌云,秋水为文不受尘。”《水浒传》第三九回:“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 黄巢 不丈夫。”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李白 紫衣纱帽,飘飘然有神仙凌云之态。”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久有凌云志,重上 井冈山 。”
淩雲: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诗:“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云汉(雲漢)
(1).银河,天河。《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毛 传:“云汉,天河也。” 汉 张衡 《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明 许潮 《赤壁游》:“青嶂吐蟾光。云汉澄江一练长。” 清 陈梦雷 《拟古·迢迢牵牛星》诗:“牵牛处河东,河西闲织女。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
(2).云霄,高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 宋 王安石 《相鹤经》:“生三年,顶赤;七年,飞薄云汉。”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纪宇 《致青年朋友组诗·贡献歌》:“是雄鹰,鸟瞰五洲,搏击云汉,它怎么能甘心与鸡作伴。”
(3).《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后因以“云汉”为炎暑干旱之喻。太平广记卷二一○引 晋 张华 博物志:“ 刘褒 , 汉桓帝 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
(4).喻帝王的美德。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常怀云汉渐,常欲復 周 《雅》。”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李周翰 注:“云汉,喻文德也。”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云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表》:“云汉之回甚昭,日月之照方久。”
(5).比喻美好的文章。有时特指帝王的笔墨。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 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韩淲 《浣溪沙·次韵昌甫》词:“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然云汉天章,留之秘阁,使辅臣不时展閲。”
《漢語大詞典》:丹梯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躧步陵丹梯,并坐侍君子。” 黄节 注:“丹梯,丹墀也。” 唐 许浑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官满定知归未得,九重霄汉有丹梯。”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之二:“中郎餘庆传 羊 傅,暂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文选·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注:“丹梯,谓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诗:“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吕延济 曰:“丹梯,谓山高峯入云霞处。” 唐 欧阳詹 《送闻上人游嵩山》诗:“丹梯石磴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3).指寻仙访道之路。 唐 宋之问 《发端州初入西江》诗:“ 金陵 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诗:“鸿宝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宝之 注:“丹梯,山上升仙之路。”旧唐书·武宗纪:“志欲矫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蜡屐》诗:“万钱收锦檿,五岳遍丹梯。”
《漢語大詞典》:干云(干雲)
高入云霄。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飞阁干云,浮堦乘虚。” 宋 秦观 《长相思》词:“铁瓮城高,蒜山渡阔,干云十二层楼。”《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芦苇中鸿雁羣集,嘹嚦干云,哀声动人。”
《漢語大詞典》:干霄
高入云霄。 唐 刘禹锡 《和兵部郑侍郎省中四松诗十韵》:“便有干霄势,看成构厦材。” 宋 叶适 《温州社稷记》:“数十百年,其大百围,其崇干霄,民无敢不肃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江西 魏允迪 ……《咏山中积雪》云:‘干霄篁竹翠盈眸,雪压风欺扑地愁。’” 刘大白 《罗曼的我》诗:“枉自豪气干霄,柔情沁石,只赢得一声罗曼!”
《漢語大詞典》:淩云(淩雲)
直上云霄。 战国 楚 宋玉 《小言赋》:“体轻蚊翼,形微蚤鳞,聿遑浮踊,凌云纵身。”西京杂记卷四:“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宋 苏轼 《骊山》:“复道凌云接金闕,楼观隐烟横翠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林阜间集:“草木生於粟粒之萌,及其长大,根茎华实,虽凌云蔽日,据山蟠地,从初具乎一萌之内,而未尝自外增益之也。”
《漢語大詞典》:盘云(盤雲)
(1).指发髻。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髮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
(2).盘旋于云霄。 唐 祖咏 《赠苗发员外》诗:“宿雨朝来歇,空山天气清,盘云双鹤下,隔水一蝉鸣。”一作 李端 诗。
《漢語大詞典》:云杪(雲杪)
云霄,高空。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明 刘基 《水龙吟·次韵和陈均从吹箫曲》词:“广莫风悲,昭华玉冷,声沉云杪。”
分類:云霄高空
《漢語大詞典》:陵云(陵雲)
(1).驾云飞升。谓羽化登仙。汉书·扬雄传下:“往时 武帝 好神仙, 相如 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縹縹有陵云之志。”
(2).高矗至云霄。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高楼大舰,概日陵云。”
(3).比喻志气高超或笔力矫健。后汉书·冯衍传下:“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清 姚鼐 《送朱子颍知泰安府》诗之四:“ 禹卿 自入 滇 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