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言扬(言揚)
举荐。 宋 林逋 《送史宫赞兰溪解印归阙》诗:“东南出宰才居最,畴为言扬向玉阶?”参见“ 言扬行举 ”。
分類:举荐
《漢語大詞典》:言扬行举(言揚行舉)
谓因擅长言语应对或有高尚道德而受到荐举。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孔颖达 疏:“扬亦举之类,互言之。虽无德无事,而能言语应对堪为使命,亦举用之。”儒林外史第十三回:“就如 孔子 生在 春秋 时候,那时用‘言扬行举’做官,故 孔子 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这便是 孔子 的举业。”
《漢語大詞典》:起送
(1).起身相送。南史·陆慧晓传:“ 慧晓 歷辅五政,僚佐以下造诣,必起送之。”《西游记》第六九回:“ 三藏 大惊道:‘徒弟啊,此意是留我做当头哩。若医得好,欢喜起送;若医不好,我命休矣。’”
(2).举荐;推荐前往。《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乔太守 又取 刘璞 、 孙润 都做了秀才,起送科举。”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司马貌 ﹞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魏撰之 与 杜子中 、 闻俊卿 多考在优等,起送乡试。”
《漢語大詞典》:推举(推舉)
(1).推选;举荐。《淮南子·泰族训》:“废公趋私,内外相推举,姦人在朝,而贤者隐处。” 唐 韩愈 《董府君墓志铭》:“宾接门下,推举人士,侍侧无虚口。”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公独奏请推举刚正有为、智识超卓大臣一员,巡抚 云南 。”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当仁不让’,‘一致推举’,几个人一哄地说,笔杆便送到 潘先生 手里。”
(2).劾举推究。后汉书·李固传:“ 固 伏尸号哭,推举侍医。”资治通鉴·汉质帝本初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推举者,劾举其侍疾无状,而推究其姦也。”
(3).指两手推举。举重比赛方式的一种。运动员蹲地先两手提起杠铃置于胸前,然后站直;待裁判发令后将杠铃向上推起,直至双臂伸直,再按裁判发令放下。
《漢語大詞典》:宾荐(賓薦)
(1).举荐;推荐。易·观“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李鼎祚 集解引 唐 崔憬 曰:“得位比尊,承於王者,职在搜扬国俊,宾荐王庭,故以进贤为尚宾也。”
(2).引申为科举。 唐 李嘉祐 《送严二擢第东归》诗:“隳官就宾荐,时辈詎争先。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往在 贞元 ,俱从宾荐。司我明试,时维邦彦。”参见“ 宾兴 ”。
《漢語大詞典》:宾兴(賓興)
亦作“賔兴”。
(1). 周 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郑玄 注:“兴,犹举也。民三事教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宾客之。既则献其书於王矣。”
(2).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亦指乡试。 元 许谦 《送尉彦明赴开化教谕序》:“诵六艺之文,以广见闻;孝弟忠信之实,以敦德行。故賔兴以示劝,简絀以致罚。” 清 戴名世 《张验封传》:“ 康熙 己卯、壬午、乙酉,当宾兴之期,公皆为分校,所得士最盛。” 严复 《救亡决论》:“以为通天地人之谓儒。经朝廷之宾兴,蒙皇上之亲策,是朝廷固命我为儒也。”
《漢語大詞典》:称荐(稱薦)
举荐。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驩兜 之行,靖言庸回, 共工 私之,称荐於 尧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陟 与 袁逢 共称荐之,名动京师。” 宋 范仲淹 《王君墓表》:“见君苦志清节,不渝于素,称荐者皆当世名臣。”
分類:举荐
《漢語大詞典》:腾荐(騰薦)
举荐。 明 李东阳 《明故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致仕赠少保王公墓志铭》:“歷官四十餘年,人无訾议,至交章腾荐。”
分類:举荐
《漢語大詞典》:贡荐(貢薦)
举荐。晋书·陈頵传:“ 頵 与 王导 书曰:‘ 中华 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先显,言轻者后叙,逐相波扇,乃至陵迟。’”
分類:举荐
《漢語大詞典》:嘉举(嘉舉)
(1).举荐的美称。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廊庙惟清,俊乂是延,擢应嘉举,自国而迁。”
(2).好事,喜庆之事。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五出:“兹会旨合赐 濯锦江 水所染鸳鸯段二十疋,真珠十升……助卿嘉举。”
《漢語大詞典》:推进(推進)
(1).举荐。后汉书·孔融传:“ 郗 为故吏, 融 所推进。”后汉书·宋弘传:“ 弘 推进贤士 冯翊 、 桓梁 三十餘人,或相及为公卿者。”三国志·吴志·吴主权步夫人传:“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进,故久见爱待。”
(2).推动事业、工作使之前进;向前进。 谢觉哉 《讲几个字》:“反过来,思想又可以推进工作。”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它们的出现,对于当前文学发展,是向前推进呢?还是阻碍其前进?” 袁静 《伏虎记》第三二回:“狡猾的敌人接受了过去……的教训,采取了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办法,逐步向北推进。”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撞针也不停地向着引火帽推进。”
(3).推入。 老舍 《全家福》:“是那个可恨的旧社会把你推进火坑里去的,不是你自己的过错。”
《漢語大詞典》:媒绍(媒紹)
介绍;举荐。 唐 王勃 《再上武侍极启》:“一昨不缘媒绍,轻承盼饰,祇宠相惊,俯仰无地。”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然皆士自媒绍其所长,以干於当世,然后得充其选,未尝闻公卿大人能自察其贤而荐之者。”
分類:介绍举荐
《漢語大詞典》:贡察(貢察)
举荐。亦指所举荐之士。北史·韩麒麟传:“今州郡贡察,徒有秀、孝之名,而无秀、孝之实。”
分類:举荐
《漢語大詞典》:轻举(輕舉)
(1).谓飞升,登仙。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三:“后世必有人主,好高而慕大,以久生轻举为羡慕者。”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类·鸟》:“夫神仙轻举,皆假羽翼,不尔,何以倐忽而万里乎?”
(2).隐遁;避世。《楚辞·远游》:“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王逸 注:“高翔避世,求道真也。”后汉书·崔駰传:“临终作赋以自悼,名曰《慰志》。其辞曰:‘悠轻举以远遁兮,託峻峗以幽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彪:“﹝ 张彪 ﹞性高简,善草书,志在轻举。”
(3).轻率行动。韩非子·难四:“明君不悬怒,悬怒则臣罪轻举以行计,则人主危。”新五代史·杂传十二·王峻:“且陛下新即位,四方藩镇,未有威德以加之,岂宜轻举。” 清 洪升 《桃花扇·阻奸》:“军国大事非轻举,俺纵有庙謨难説。” 萧三 《血书》诗:“明知道,打死这个王八蛋并不难,可是这时,这样轻举,我们不干。”
(4).轻率举荐。后汉书·左雄传:“自是牧守畏慄,莫敢轻举。迄于 永熹 ,察选清平,多得其人。”
(5).轻轻飘动。 前蜀 毛文锡 《应天长》词:“兰棹今宵何处?罗袂从风轻举,愁杀採莲女。” 宋 柳永 《引驾行》词:“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 明 陈子龙 《古意和舒章》之二:“团扇如明月,罗袂自轻举。”
(6).谓飞扬。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乖崖剑术:“我视君昂然飞步,神韵轻举,知必非常人,故愿加礼焉。”
《漢語大詞典》:贤书(賢書)
语本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羣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宋 洪适 《回傅解元状》:“造牓外臺,占贤书而独步。”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汪徐相仇》:“ 汪 归应试,即以是年登贤书。” 清 赵翼 《外孙金皋京闱发解喜赋》:“喜听星邮报,贤书捷鹿鸣。”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弱冠幸登贤书,南宫屡次报罢,幸而获售,已近中年。”
《漢語大詞典》:鹗荐(鶚薦)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鷙鸟累百,不如一鶚,使 衡 立朝,必有可观。”后用“鶚荐”谓举荐贤才。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亲嫌妨鶚荐,相对发微泚。” 明 沈鲸《双珠记·并拜荣升》:“你与我哥哥异地萍逢,同时鶚荐,真可谓不负所学矣。” 清 黄景仁 《金缕曲·送汪晓山试令江苏》词:“南国蜚声价,看纷纷,同时鶚荐,尽居君亚。”
分類:举荐贤才
《漢語大詞典》:四科
(1). 孔 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 颜渊 、 閔子騫 、 冉伯牛 、 仲弓 。言语: 宰我 、 子贡 。政事: 冉有 、 季路 。文学: 子游 、 子夏 ” 邢昺 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惟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后汉书·郑玄传:“ 仲尼 之门,考以四科。”
(2). 南朝 宋 东观 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南史·王俭传:“ 宋明帝 泰始 六年,置 总明观 ,以集学士,或谓之 东观 。置东观祭酒一人, 总明 访举郎二人,儒、玄、文、史四科,科置学士十人,其餘令史以下各有差。”
(3). 汉 代举士的四种科目。通典·选举一:“﹝ 汉武帝 ﹞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洁,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决断,材任三辅县令。”
(4).指 汉 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汉书·元帝纪:“﹝ 永光 元年﹞二月,詔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岁以此科第郎、从官。” 李贤 注引 颜师古 曰:“始令丞相、御史举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见在郎及从官,又令光禄每岁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贤否也。”
(5). 唐高宗 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於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人伦·四科:“容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孟子章旨,凡此四科优劣之差。”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誄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