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修举(修舉)
(1).兴复;恢复。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
(2).推行。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3).举办;举行。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
(4).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 ,职事修举,合考上中。”
《漢語大詞典》:兴为(興爲)
举办;施为。史记·孝武本纪:“ 綰 、 臧 自杀,诸所兴为者皆废。” 宋 司马光 《论召陕西边臣札子》:“今窃闻陛下復召 种諤 等诣闕引对,不知陛下欲何所兴为?”
分類:举办施为
《漢語大詞典》:脩立
举办;创立。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夫诛讨仇贼,脩立大事,使不愆紊,是人主宰相之任也。”
分類:举办创立
《國語辭典》:不举(不舉)  拼音:bù jǔ
1.拿不起、举不起。《孟子。梁惠王上》:「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水浒传》第一一五回:「众人看张横时,四肢不举,两眼朦胧。」
2.不举办、不兴办。《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诸侯非民事不举,卿非君命不越竟。」《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词。焦仲卿妻》:「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3.不检举、不告发。《后汉书。卷六一。左周黄列传。左雄》:「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
4.不推荐、不推举。《金史。卷八。世宗本纪下》:「卿等所廉皆细碎事,又止录其恶而不举其善。」
5.勃起障碍。泛指男性性功能障碍。
《漢語大詞典》:不兴(不興)
不喜欢。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 注:“兴之言喜也。”
《國語辭典》:并举(並舉)  拼音:bìng jǔ
同时提出。《汉书。卷八。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历载臻兹,然而俗化阙焉。」《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二罪并举,三十个板子,把腿打的劈拉著待了好几日。」
《國語辭典》:胜利(勝利)  拼音:shèng lì
1.在战场或竞争中打败对方。如:「胜利凯旋」。
2.工作或事业达到目的或要求。如:「胜利的果实得来不易。」
《國語辭典》:缘起(緣起)  拼音:yuán qǐ
1.事物的由来。
2.著书的人记其编著的原由,与序文略同。《金七十论。卷上》:「说此偈缘起。」
3.声明发起一事的文字,与启事略同。
4.一种流行于唐代的说唱艺术。叙述故事的始末缘由,作品均为宣扬佛教教义和讲述佛教故事。现存作品有《丑女缘起》、《目连缘起》等。
《國語辭典》:吉礼(吉禮)  拼音:jí lǐ
1.祭祀之礼,为古五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
2.婚礼。宋。秦醇《谭意哥传》:「君若不弃焉,君当通媒妁,为行吉礼,然后妾敢闻命。」
《國語辭典》:义学(義學)  拼音:yì xué
1.私人募集款项,为公众所设免收学费的学校。《新唐书。卷一九○。列传。王潮》:「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2.研究经书中旨义深邃的学问。《后汉书。卷七九。儒林列传下。杨仁》:「其有通明经术者,显之右署,或贡之朝,由是义学大兴。」
《漢語大詞典》:部试(部試)
旧时指礼部举办的考试。镜花缘第六五回:“本日经朕查出回避之淑女 孟兰芝 等三十三人,未赴部试,例应钦派试官另行考试。”
《漢語大詞典》:行丧(行喪)
举办丧事。吕氏春秋·节丧:“世俗之行丧,载之以大輴。”后汉书·崔駰传:“行道,母 刘氏 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 晋 陶潜 《续搜神记·宋士宗母》:“时人谓 士宗 应行丧, 士宗 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 宋 岳珂 桯史·李敬子:“其祖母 黄氏 死, 敬子 请解官与诸叔俱行丧,义声振一时。” 元 柯丹邱 《荆钗记·误讣》:“小人到 饶州 ,逕进东门,正遇行丧。”
《国语辞典》:特展  拼音:tè zhǎn
专门性或专为某一目的所举办的展览会。如:「书画特展」、「纪念邮票特展」。
《國語辭典》:办理(辦理)  拼音:bàn lǐ
处理、安排。如:「这事你也不用太费心,援用旧例办理便是。」《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们将此事叙一个简明的禀帖,禀明上台,看上台如何批下来,我们遵照办理就是了。」
《漢語大詞典》:番行
轮流举办。清史稿·礼志五:“﹝ 雍正 ﹞十三年清明,冬至大饗,改遣公爵番行。”
分類:轮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