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并辔(並轡)  拼音:bìng pèi
两匹马并排前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明日并辔出涿州,少年在马上问道:『久闻先辈最善捕贼,一生捕得多少?也曾撞著好汉否?』」
《國語辭典》:并驱(並驅)  拼音:bìng qū
1.二马并排而行。《诗经。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2.并驾齐驱。比喻双方势均力敌,地位或才能不相上下。《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脱遇光武,当并驱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哀吊》:「班彪蔡邕,并敏于致语,然影附贾氏,难为并驱耳。」
《國語辭典》:并驾齐驱(並駕齊驅)  拼音:bìng jià qí qū
比喻双方实力相当,不分轩轾。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也作「方驾齐驱」、「齐趋并驾」、「齐驱并驾」、「齐驱并骤」。
《國語辭典》:并驾(並駕)  拼音:bìng jià
二马齐头前进。比喻双方势均力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假如有一种能文的女子,如班婕妤、曹大家、鱼玄机、薛校书、李季兰、李易安、朱淑真之辈,上可以并驾班扬,下可以齐驱卢骆。」
《漢語大詞典》:并节(并節)
缰绳。《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騖兮,逴絶垠乎寒门。” 王逸 注:“纵舍轡衔而长驱也。” 王夫之 通释:“并节,总轡也。”一说,指驾车的两马。 姜亮夫 校注:“并,读为駢,駢节,犹言駢驾耳。”
《漢語大詞典》:骊驾(驪駕)
(1).并列驾驭。驪,通“ 丽 ”。文选·张衡〈西京赋〉:“驪驾四鹿,芝盖九葩。” 薛综 注:“驪,犹罗列駢驾之也。”后汉书·寇恂传:“时军食急乏, 恂 以輦车驪驾转输,前后不絶,尚书升斗以禀百官。” 李贤 注引《汉书音义》:“驪,併驾也。”
(2).指两马并驾之车。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仲尼 既没,析辩诡词,驪驾塞路,观圣人之道者,宜莫如於 孟 、 荀 、 杨 、 韩 四君子之书也。”
《國語辭典》:重马(重馬)  拼音:zhòng mǎ
1.肥壮的马。《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新五代史。卷四一。杂传。赵匡凝传》:「君在镇时,轻车重马,岁输于梁,今败乃归我乎?」
2.怀孕的马。《汉书。卷六六。刘屈氂传》:「重马伤耗,武备衰减。」
《漢語大詞典》:两服(兩服)
古代用四匹马牵引的车驾,中间夹着车辕的两马称为两服。《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齐首,两驂如手。”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上留田,两服上阪电游;上留田,舫舟下游飈驱。” 明 何大复 《述归赋》:“乘白螭于上襄兮,曲文蜺于两服。”
《漢語大詞典》:衷甸
亦作“ 衷乘 ”。 古代指两马一辕的卿车。甸,通“ 乘 ”。左传·哀公十七年:“ 良夫 乘衷甸,两牡。” 杜预 注:“衷甸,一辕,卿车。” 陆德明 释文:“甸,时证切。” 孔颖达 疏:“甸,即乘也。四丘为甸,出车一乘,故以甸为名,是古者乘、甸同也……兵车,一辕而二马夹之,其外更有二驂,是为四马。今止乘两牡,而谓之衷乘者,衷,中也,盖以四马为上乘,两马为中乘。大事驾四,小事驾二,为等差故也。”《周礼·地官·小司徒》“四丘为甸” 汉 郑玄 注:“甸之言乘也,读如衷甸之甸。”
分類:两马
《漢語大詞典》:马靳(馬靳)
指马身前部。靳,古代车上夹辕两马当胸的皮革。墨子·鲁问:“是鼓鞭於马靳也。”
《漢語大詞典》:连环马(連環馬)
(1).以甲裹马,并把甲马用铁环连结起来对阵。《水浒传》第五五回:“为何不能全胜?却被 呼延灼 阵里都是连环马官军。马带马甲,人披铁鎧。马带甲,只露得四蹄悬……教三千匹马军,做一排摆着,每三十匹一连,却把铁环连锁。”
(2).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