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怙权(怙權)
犹专权。新唐书·王正雅传:“属监军怙权,乃谢病去。” 宋 岳珂 桯史·天子门生:“时 秦檜 老矣,怙权杀天下善类以立威。” 清 梅曾亮 《帝鉴图诗序》:“一则祸发於身前,一则势败於身后,论者遂与怙权窃位者同类而共笑之。”
分類:专权
《漢語大詞典》:锢职(錮職)
专权。逸周书·史记:“大臣有錮职譁诛者危。” 孔晁 注:“錮职谓事专权也。”一说失职。 朱右曾 校释:“愚谓固犹废也。”
分類:专权失职
《漢語大詞典》:埋轮(埋輪)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政腐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漢語大詞典》:党锢
亦作“ 党固 ”。 东汉 桓帝 时宦官专权,士大夫 李膺 、 陈蕃 等联合太学生 郭泰 、 贾彪 等,猛烈抨击宦官集团。宦官诬告他们结为朋党,诽谤朝廷, 李膺 等二百馀人遭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 灵帝 时, 膺 等复起用,与大将军 窦武 谋诛宦官。事败 膺 等百馀人被杀,并陆续处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事见后汉书·党锢传。后泛指禁止党人担任官职并限制其活动。隋书·卢恺传:“自 周氏 之降,选无清浊,及 愷 摄吏部,与 薛道衡 、 陆彦师 等甄别士流,故涉党固之譖,遂及於此。” 元 独乐园主 《咏史》:“ 西园 粥爵诚可耻,党錮忠士灾何延。” 清 方文 《宛陵哭梅郎三兼示令弟季升》诗之四:“昔曾忧党錮,今果见诛锄。”
《漢語大詞典》:牝鸡(牝雞)
母鸡。比喻专权的妇人。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三》:“ 高宗 三十年中,而十五改元,盖自 总章 、 仪凤 以后,政自牝鸡出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闻怒狮之吼,则双孔撩天;听牝鸡之鸣,则五体投地。”参见“ 牝鸡司晨 ”。
分類:专权妇人
《漢語大詞典》:牝鸡司晨(牝雞司晨)
母鸡报晓。旧时贬喻女性掌权,所谓阴阳倒置,将导致家破国亡。语本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孔 传:“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轰天雷》第五回:“家园寥落,谁教牝鸡司晨。”亦省称“ 牝晨 ”。南史·后妃传论:“ 后主 嗣叶,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明 方孝孺 《戒妖文》:“牝晨羝乳,人以为异,斁伦败俗,其祸尤著。”
《漢語大詞典》:隐相(隱相)
(1).谓深居简出,不露面。 唐 武元衡 《夏日寄陆三达陆四逢并王念八仲周》诗:“ 士衡 兄弟旧齐名,还似当年在 洛城 。闻説重门方隐相,古槐高柳夏阴清。”
(2). 宋 宦官 梁师成 官至太尉,恃宠专权,时人称为“隐相”。宋史·宦者传三·梁师成:“ 政和 间,得君贵幸…… 王黼 父事之,虽 蔡京 父子亦諂附焉。都人目为‘隐相’,所领职局至数十百。”
《漢語大詞典》:炀灶(煬竈)
战国策·赵策三:“ 卫灵公 近 雍疸 、 弥子瑕 。二人者,专君之势以蔽左右。 復涂侦 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有説则可,无説则死。’对曰:‘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煬,则后之人无从见也。今臣疑人之有煬於君者也,是以梦见灶君。’君曰:‘善。’”谓在灶前向火,则蔽其光。后因以“煬灶”喻佞幸专权,蒙蔽国君。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怕依丛煬灶出廷间,难免诛夷。”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凛乎有煬灶之惧,而又不敢尽其词也。”
《漢語大詞典》:擅权(擅權)
专权,揽权。荀子·仲尼:“处重擅权,则好专事而妬贤能,抑而功而挤有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吕太后 时,王诸 吕 ,诸 吕 擅权,欲劫少主,危 刘氏 。” 唐 元稹 《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而守臣婴疾,幕吏擅权,挠政行私,亏恩剥下。”《东周列国志》第四回:“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纷纷多事矣。”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当 吐蕃 入 大震关 时,朝廷便下诏征调援兵,诸功臣痛恨宦官 程元振 的擅权横行,没有人奉诏,连 李光弼 也不发兵来援。”
《漢語大詞典》:专权(專權)
独揽大权。韩非子·孤愤:“今有国者虽地广人众,然而人主壅蔽,大臣专权,是国为 越 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然每观前代专权之徒,率其所举,皆在乎附己者也。”《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因为 韦氏 乱政, 武三思 专权, 明皇 起兵诛之,遂即帝位。”如:如果领导人违反党章,独断专权,在党内实行家长制,不光犯错误,还要把我们党的风气弄坏。
《漢語大詞典》:门外人(門外人)
(1). 五代 时,宦官专权,称百官为“门外人”。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贵显用事之人,大抵皆宦者也,谓士人为门外人,不得预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 高祖 ﹞以士人多为子孙计,故专任宦官” 元 胡三省 注:“自 刘龑 之后,专任宦者,谓百官为门外人。”
(2).门外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余於杂书稍涉猎,独未一閲丹经,然歟否歟?非门外人所知矣。”
《漢語大詞典》:耕田歌
汉高祖 死后, 吕后 专权,削弱 刘氏 ,重用诸 吕 。 朱虚侯 刘章 极为忿懑,乘入侍 吕后 宴饮之机,请为《耕田歌》, 吕后 许之。歌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谓 吕氏 非 刘氏 族类,必斩除之。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漢語大詞典》:杜根
东汉 人。 永初 元年官郎中,因反对外戚专权,太后欲杀之,遇救,逃入 宜城 山中为酒家保,隐居十五年。外戚除,拜侍御史。后常用作典故。 唐 皮日休 《酒垆》诗:“倘得作 杜根 ,佣保何足愧?”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 张俭 ,忍死须臾待 杜根 。”详见后汉书·杜根传
《漢語大詞典》:晨牝
谓牝鸡司晨。喻妇人专权。 晋 陆机 《愍怀太子诔》:“如何晨牝,秽我朝听。”《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晨牝不图今蓄祸,他日遭衍竟莫追。”
分類:妇人专权
《漢語大詞典》:红本(紅本)
(1). 明 代宦官 刘瑾 专权时,奏章都为两份;先具红揭送 刘瑾 ,名红本;然后送交通政司,名白本。明史·宦官传一·刘瑾:“章奏先具红揭投 瑾 ,号红本,然后上通政司,号白本,皆称 刘太监 而不名。”
(2). 清 制,凡内外进呈的本章,经皇帝裁定后由内阁用朱笔批发,称红本。见《清会典·事例十四·内阁职掌》。 清 龚自珍 《上海张青琱文集序》:“ 嘉庆 二十一年,治河方略馆内阁,借 顺治 朝及 康熙 初红本备考核,馆不戒於火,红本燬,嗣是内阁求 顺治 典故难。”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批本处:“凡本章,大学士票拟上,经上批览毕,即交该处用 清 字批示,然后交付内阁学士,恭録圣旨发抄……俗谓之‘红本’云。”
《漢語大詞典》:专吏(專吏)
专权的官吏。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当今柱石之士虽少,至於行称一州,智效一官,忠信竭命,各奉其职,可并驱策,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
分類:专权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