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个人
1.彼人,那人。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淳信:“ 元方 ( 陆元方 )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买者闻之,遽辞不置,子侄以为言。 元方 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誑箇人!’” 宋 廖行之 《点绛唇·送人归新城》词:“别怀縈繫,为箇人留滞。” 元 邵亨贞 《齐天乐·甲戌清明雨中》词:“綺陌东头,箇人还似旧时否?” 清 纳兰性德 《锦堂春·秋海棠》词:“彷彿箇人睡起,晕红不著铅华。”
2.一个人。相对集体而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友也,敌也,皆非徇箇人之感情,而惟以主义相竞胜。”
分類:个人集体
《漢語大詞典》:无我(無我)
(1).没有自我;没有我这个人。宋书·谢庄传:“ 江东 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也。”
(2).不抱一己之见;无私心,忘我。《关尹子·三极》:“圣人师万物,惟圣人同物,所以无我。”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二圣忘己,惟公是式;公亦无我,惟民是度。” 金 元好问 《四哀诗·李钦叔》:“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
(3).佛教语。谓世界上不存在实体的自我,以诸法无我为根本义。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禪师默然受教,曾不起予。退省其私,迥超无我。” 唐 鲍溶 《赠僧戒休》诗:“风行露宿不知贫,明月为心又是身。欲问月中无我法,无人无我问何人?” 宋 苏轼 《胜相院经藏记》:“苦空无我,无量妙义。”
《漢語大詞典》:独见(獨見)
(1).独到的发现;独特的见解。谓能见人所不能见者。吕氏春秋·制乐:“故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 唐 柳宗元 《天爵论》:“盹盹於独见,渊渊於默识,则明者又其一端耳。”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然而他已怀独见,以为智识阶级独斗政府,革命殊难于成功。”
(2).指一己之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予撰五言诗,於 魏 独取 阮籍 为一卷,而别於 鄴中 诸子。 晋 取 左思 、 郭璞 、 刘琨 为一卷……盖予之独见如此。”
(3).独自看见。 唐 杜甫 《石砚》诗:“巨璞 禹 凿餘,异状君独见。”
(4).单独接见。 唐 白居易 《与承宗诏》:“开独见之路,降非常之恩。”
《漢語大詞典》:一己
自己一人;个人。《关尹子·三极》:“圣人不以一己治天下,而以天下治天下。”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缥缈峰》:“尽欲活羣生,不唯私一己。” 宋 李格非 《书洛阳名园记后》:“公卿大夫方进於朝,於乎以一己之私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荡寇志》第七八回:“我等那个没有老小?单是他为一己之私,废天下大事!” 郭沫若 《雅言与自力》:“﹝ 尼采 ﹞爱以一己的理想输入于个体之中,以满足其崇拜的欲望。”
《漢語大詞典》:小己
一己,个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 宋 陈瓘 《通州自便谢表》:“乃公朝之盛事,岂小己之私荣。” 刘显志 《论中国教育之主义》:“而全体人类之中,有所谓国羣焉;为国羣之分子者,有所谓小己焉。” 郭沫若 《国防·污池·炼狱》:“也不要为着一个小团体或一个小己的利害而作文艺家的‘内战’。”
分類:一己个人
《漢語大詞典》:独智(獨智)
(1).过人的智能;独特的智慧。史记·赵世家:“夫有高世之功者,负遗俗之累;有独智之虑者,任驁民之怨。” 张守节 正义:“言世有独计智之思虑者,必任隐逸敖慢之民怨望也。” 汉 荀悦 《王商论》:“独智不容于世,独行不畜于时。” 汉 扬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门:由於情欲,入自禽门;由於礼义,入自人门;由於独智,入自圣门。” 汪荣宝 义疏:“独智者,神明之域。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此‘由於独智,入自圣门’之义。”
(2).自以为聪明。史记·蒙恬列传:“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3).指一己的智慧。明史·熊廷弼传:“﹝ 姚宗文 ﹞疏陈 辽 土日蹙,詆 廷弼 废羣策而雄独智。”
《漢語大詞典》:私视(私視)
谓单凭主观和一己之见看待事物。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漢語大詞典》:政由己出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语本史记·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 秦 ,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 羽 出,号为‘霸王’。” 章炳麟 《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书》之三:“独有为贵大臣告者,臺阁之上,政由己出,龙行虎步,高下在心,欲将《民报》永远禁止,则直令永远禁止耳。”
《漢語大詞典》:孤说(孤説)
谓一己之见。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情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闻之 庄 书,非直孤説;未获详校,遽见弹责。”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足下连国云从,宏论风行。吾幽生孤説,每获窃议。”
分類:一己
《漢語大詞典》:功成骨枯
语本 唐 曹松 《己亥岁》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他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而今又孳孳然以奬励资本家为务,至不惜牺牲他部分人利益以为殉,功成骨枯,在所不计。”
《漢語大詞典》:效己
贡献一己之力。后汉书·党锢传序:“叔末浇讹,王道陵缺,而犹假仁以效己,凭义以济功。”
分類:贡献一己
《漢語大詞典》:肥己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一己之利。《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搬斤播两,何等肚肠!”清史稿·食货志六:“院司类有存案,原非自谋肥己。”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他们都是自私自利的沙,可以肥己时就肥己,而且每一粒都是皇帝,可以称尊处就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