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64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屡见流芳歇(○《文选》三十四《七启》注。)

石门通越井(○环宇记百五十七。)

环宇记云。按记云魏太祖都之城内诸街有赤阙南面西头曰凤阳门。上有凤二枚。其一飞入漳水。其一仍以锁绊其足。邺人旧歌曰:
凤阳门内天一半。
上有金凤相飞唤。
欲去不去著锁绊
⑴ ○太平寰宇记五十五相州邺县凤阳门。

殷氏世传曰:殷褒为荥阳令。广筑学馆。会集朋徒。民知礼让。乃歌之。
荥阳令。有异政。
修立学校人易性。令我子弟耻斗讼
⑴ 《书钞》作争讼。《类聚》作讼争。古乐府同。《诗纪》云。乐府作讼争。○《书钞》七十八引殷氏家传。《类聚》十九。古乐府一。《诗纪》十九。○逯案。殷褒。字元祚。魏章武太守。

魏略曰:李庄为京兆太守。有洁白之节。中政治理。民爱敬之。乃作歌曰:
我府君。
惠如春。
盛如唐(○《书钞》七十六。)

① 《诗纪》云。选诗拾遗作魏时童谣。云见五行志。
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阙望崔嵬。
清风细雨杂香来。土上出金火照台
王子年拾遗记曰: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常山人也。年十五。容貌绝世。咸熙中。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常山太守习谷以千金宝赂聘之以献。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道侧烧石叶之香。未至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灭。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远望如列星之坠地。又于大道之傍。一里一铜表。高五尺。以志里数。故行者歌曰:○逯案。拾遗记小说家言。未可尽信。又咸熙乃陈留王年号。魏文帝不能以此时选纳嫔妃。姑从《诗纪》。附此备考。
⑴ 此七字是妖辞也。铜表志道是土上出金之义。以烛置台下则火在土下之义。汉火德王。魏土德王。火伏而土兴。土上出金。是魏灭而晋兴之兆。晋以金王也。○拾遗记七。《太平广记》二百十七二。《诗纪》十九。

拾遗记曰:魏明帝时昆盟贡嗽金鸟。常吐金屑如粟。用饰钗佩。谓之辟寒金。宫人相嘲曰:
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
不服辟寒钿,那得帝王怜
⑴ ○酉阳杂俎十六。又《御览》七百十八引心一韵。

《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景初中童谣。及宣王平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笃疾。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剪魏室。如童谣之言也。
阿公阿公驾马车。
不意阿公东渡河。
阿公东还当奈何
⑴ ○《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十九。

魏略曰: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时有谣言。
欲求牙门。当得千匹。
百人督。五百匹
⑴ 《书钞》五上有得字。○《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六十四。

《魏书》曰: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不意。故军中语曰:
典军校尉夏侯渊。
三日五百(《御览》或作六百。)
六日一千
⑴ ○《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御览》二百九十三、四百九十五。《诗纪》十九作夏侯歌。

魏略曰:韩宣字景然。为大鸿胪。始南阳曲阜韩暨以宿德在宣前为大鸿胪。及宣在官亦称职。故鸿胪中为之语曰:
大鸿胪。
小鸿胪。
前后治行相曷如
⑴ ○《三国志》裴潜传注。《类聚》四十九。《初学记》十二。《御览》二百三十二、四百九十五。《诗纪》十九作鸿胪歌。

魏略曰: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
曹爽之势热如汤。
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兄弟如游光
⑴ ○《三国志》夏侯玄传注。《书钞》五十九。又《书钞》百四十四作时人语。引汤、浆二韵。

魏略曰:谧虽与何晏、邓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势屈于爽。爽亦敬之。言无不从。故于时谤书谓云三狗。谓何、邓、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皆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甚也。
台中有三狗。
二狗崖柴不可当。
一狗凭默作疸囊
⑴ ○《三国志》曹爽传注。《类聚》九十四。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童谣曰云云。杨子阁者。反语石子堈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堈。后听恪故吏收敛。求之此堈云。
吁汝恪。何若若。
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杨子阁
⑴ ○《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一千。《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又《三国志》诸葛恪传载恪、络、阁三韵。

《宋书》五行志曰: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曰云云。南郡城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
白鼍鸣。龟背平。
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
⑴ ○《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江表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渚宫旧事四。《御览》九百三十二。《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二十。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初童谣曰云云。皓寻迁都武昌。民溯流供给。咸怨毒焉。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⑴ 业。《御览》或作邺。○《三国志》陆凯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御览》百五十六引江表传。又引《三国志》。《御览》百七十、九百三十五。《乐府诗集》八十八。又《文选》补遗三十五作扬州谣。《诗纪》二十。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遣使者祭石印山下妖祠。使者因以丹书严曰云云。皓闻之。意益张。曰:从大皇帝至朕四世。太平之王。非朕复谁。恣虐逾甚。寻以降死。近诗妖也。
楚九州渚。吴九州都。
扬州士。作天子。
四世治。太平始
⑴ 《宋书》作矣。○《三国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诗纪》二十。

《宋书》五行志曰:孙皓天纪中童谣曰云云。晋武帝闻之。加王璇龙骧将军。及征吴。江西众无过者。而王璇先定秣陵。
阿童复阿童,衔刀游渡江。
不畏岸上虎,独畏水中童
⑴ ○《宋书》五行志。《晋书》五行志。又杜预传。《书钞》六十四、三百二十九、四百六十五。《诗纪》二十。○逯案。不畏岸上虎句。虎字《晋书》皆作兽。乃避李唐讳改字。

高僧传曰:孙权已制江左。而佛教未行。有支谦者。本月支人。来游汉境。博览经籍。莫不精究。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其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时人为之语曰:
支郎。
眼中黄。
形躯虽细是智囊
⑴ ○高僧传一。出三藏记集十三。《诗纪》二十。

万岁历曰:黄武六年正月。获彭绮。是岁。曲拳西乡有产儿。堕地便语曰云云。于是因曰语儿乡。
天方明,河欲清。
鼎脚折,金乃生(○《御览》百五十七。)


共64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