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人物
樊崇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
「赤眉力子都、樊崇等以饑饉相聚,起於琅邪,轉鈔掠,眾眾皆萬數。」

例句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杜甫 巫峽敝廬奉贈侍御四舅別之澧朗

眉畫猶思赤,巾裁未厭黃。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守吏不教飛鳥過,赤眉何路到吾鄉。 韋莊 天井關

典故
相關人物
王莽


《漢書》卷二十四下《食貨志下》
王莽居攝,變漢制,以周錢有子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重十二銖,文曰「大錢五十」。又造契刀、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長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錯刀,以黃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與五銖錢凡四品,並行。

例句

虛為錯刀留遠客,枉緣書札損文鱗。 李商隱 題二首後重有戲贈任秀才

聞道松醪賤,何須恡錯刀。 韓愈 潭州泊船呈諸公

飲盡玉壺酒,贈留金錯刀。 馬戴 贈別北客

典故
盜移

相關人物
王莽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下》
「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唐·李賢注:「大盜謂王莽篡位也。《莊子》曰:『田成子一日殺齊君而盜其國。』」

例句

盜移未改命,歷在終履端。 張九齡 奉和聖製幸晉陽宮

典故
天年竟夭
 
膏明自綃
 
膏自炙
 
蘭膏嘆
 
龔勝不屈
 
龔勝亡
 
龔勝恥事新

相關人物
王莽
 
龔勝


《漢書》卷七十二《龔勝亡》
勝字君賓,舍字君倩。二人相友,並著名節,故世謂之楚兩龔。少皆好學明經,勝為郡吏,舍不仕。久之,楚王入朝,聞舍高名,聘舍為常侍,不得已隨王,歸國固辭,願卒學,復至長安。而勝為郡吏,三舉孝廉,以王國人不得宿衛補吏。再為尉,壹為丞,勝輒至官乃去。州舉茂材,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執金吾閻崇薦勝,哀帝自為定陶王固已聞其名,徵為諫大夫。引見,勝薦龔舍及亢父甯壽、濟陰侯嘉,有詔皆徵。勝曰:「竊見國家徵醫巫,常為駕,徵賢者宜駕。」上曰:「大夫乘私車來邪?」勝曰:「唯唯。」有詔為駕。龔舍、侯嘉至,皆為諫大夫。甯壽稱疾不至。勝居諫官,數上書求見,言百姓貧,盜賊多,吏不良,風俗薄,災異數見,不可不憂。制度泰奢,刑罰泰深,賦斂泰重,宜以儉約先下。其言祖述王吉、貢禹之意。為大夫二歲餘,遷丞相司直,徙光祿大夫,守右扶風。……莽既篡國,遣五威將帥行天下風俗,將帥親奉羊酒存問勝。明年,莽遣使者即拜勝為講學祭酒,勝稱疾不應徵。後二年,莽復遣使者奉璽書,太子師友祭酒印綬,安車駟馬迎勝,即拜,秩上卿,先賜六月祿直以辦裝,使者與郡太守、縣長吏、三老官屬、行義諸生千人以上入勝里致詔。使者欲令勝起迎,久立門外。……至以印綬就加勝身,勝輒推不受。……遂不復開口飲食,積十四日死,死時七十九矣。使者、太守臨斂,賜複衾祭祠如法。門人衰絰治喪者百數。有老父來弔,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趨而出,莫知其誰。勝居彭城廉里,後世刻石表其里門。

簡釋

龚胜耻事新:喻忠贞不事二主。唐颜真卿《咏陶渊明》:“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


例句

龔勝不屈,孫寶自劾。 李瀚 蒙求

楚國一老人,來嗟龔勝亡。 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狙擊不肯就,舍生悲縉紳。 顏真卿 詠陶淵明

典故
國璽危皇后

相關人物
王莽


《漢書》卷九十八〈元后列傳〉~4032~
初,漢高祖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降於軹道,奉上始皇璽。及高祖誅項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以孺子未立,璽臧長樂宮。及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舜素謹敕,太后雅愛信之。舜既見,太后知其為莽求璽,怒罵之曰:「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既無以報,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餘,天子豈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而欲求之?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側長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謂太后:「臣等已無可言者。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邪!」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傳國璽,奏之,莽大說。

例句

御衣空惜侍中血,國璽幾危皇后身。 韓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典故
昆陽
 
昆陽功業
 
昆陽舉

相關人物
劉秀(漢光武帝)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下《王莽傳下》
昆陽時已降漢,漢兵守之。嚴尤、陳茂與二公會,二公縱兵圍昆陽。嚴尤曰:「稱尊號者在宛下,宜亟進。彼破,諸城自定矣。」邑曰:「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喋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邪!」遂圍城數十重。城中請降,不許。嚴尤又曰:「『歸師勿遏,圍城為之闕』,可如兵法,使得逸出,以怖宛下。」邑又不聽。會世祖悉發郾、定陵兵數千人來救昆陽,尋、邑易之,自將萬餘人行陳,敕諸營皆按部毋得動,獨迎,與漢兵戰,不利。大軍不敢擅相救,漢兵乘勝殺尋。昆陽中兵出並戰,邑走,軍亂。大風蜚瓦,雨如注水,大眾崩壞號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還歸其郡。邑獨與所將長安勇敢數千人還雒陽。關中聞之震恐,盜賊並起。

例句

庶同昆陽舉,再覩漢儀新。 李白 贈張相鎬二首

千載昆陽好功業,與君門下作恩威。 羅隱 經故洛陽城

熊羆驅涿鹿,犀象走昆陽。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典故
莽卓

相關人物
王莽
 
董卓(字仲穎)

參考典故
仲穎殘忍
 
王莽謙恭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列傳〉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后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久之,叔父成都侯商上書,願分戶邑以封莽,及長樂少府戴崇、侍中金涉、胡騎校尉箕閎、上谷都尉陽並、中郎陳湯,皆當世名士,咸為莽言,上由是賢莽。永始元年,封莽為新都侯,國南陽新野之都鄉,千五百戶。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
《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少好俠,嘗游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後歸耕於野,而豪帥有來從之者,卓與俱還,殺耕牛與相宴樂。諸豪帥感其意,歸相斂,得雜畜千餘頭以贈卓。漢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遷廣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徵拜并州刺史、河東太守,遷中郎將,討黃巾,軍敗抵罪。韓遂等起涼州,復為中郎將,西拒遂。于望垣硤北,為羌、胡數萬人所圍,糧食乏絕。卓偽欲捕魚,堰其還道當所渡水為池,使水渟滿數十里,默從堰下過其軍而決堰。比羌、胡聞知追逐,水已深,不得渡。時六軍上隴西,五軍敗績,卓獨全眾而還,屯住扶風。拜前將軍,封斄鄉侯,徵為并州牧。靈帝崩,少帝即位。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謀誅諸閹官,太后不從。進乃召卓使將兵詣京師,并密令上書曰:「中常侍張讓等竊幸乘寵,濁亂海內。昔趙鞅興晉陽之甲,以逐君側之惡。臣輒鳴鐘鼓如洛陽,即討讓等。」欲以脅迫太后。卓未至,進敗。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將其眾迎帝于北芒,還宮。時進弟車騎將軍苗為進眾所殺,進、苗部曲無所屬,皆詣卓。卓又使呂布殺執金吾丁原,并其眾,故京都兵權唯在卓。先是,進遣騎都尉太山鮑信所在募兵,適至,信謂紹曰:「卓擁彊兵,有異志,今不早圖,將為所制;及其初至疲勞,襲之可禽也。」紹畏卓,不敢發,信遂還鄉里。於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劉弘而卓代之,俄遷太尉,假節鉞虎賁。遂廢帝為弘農王。尋又殺王及何太后。立靈帝少子陳留王,是為獻帝。卓遷相國,封郿侯,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卓母為池陽君,置家令、丞。卓既率精兵來,適值帝室大亂,得專廢立,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眾,睚眦之隙必報,人不自保。

例句

不羞莽卓黃金印,却笑羲皇白接䍦。 韓偓 余臥疾深村聞一二郎官令稱繼使閩越笑余迂古潛於異鄉聞之因成此篇

典故
子雲投閣
 
投天祿
  
投閣先生
 
揚雄投閣
 
揚雄閣

相關人物
揚雄
 
王莽


《漢書》卷八十七下〈揚雄列傳下〉~3584~
王莽時,劉歆、甄豐皆為上公,莽既以符命自立,即位之後欲絕其原以神前事,而豐子尋、歆子棻復獻之。莽誅豐父子,投棻四裔,辭所連及,便收不請。時雄校書天祿閣上,治獄使者來,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從閣上自投下,幾死。莽聞之曰:「雄素不與事,何故在此?」間請問其故,乃劉棻嘗從雄學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詔勿問。然京師為之語曰:「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唐·顏師古注:「以雄解嘲之言譏之也。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於閣;爰清爰靜,作符命。』妄增之。」

簡釋

扬雄投阁:喻无故受牵连而获罪,走投无路。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例句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張繼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投閣良可嘆,但為此輩嗤。 李白 古風之八

揚子淹投閣,鄒生惜曳裾。 杜甫 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府辭滿告別奉寄薛尚書頌德敘懷斐然之作三十韻

獨慚投漢閣,俱議哭秦庭。 杜甫 秦州見敕目薛三璩授司議郎畢四曜除監察與二子有故遠喜遷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韻

相如逸才親滌器,子雲識字終投閣。 杜甫 醉時歌

牽裾驚魏帝,投閣為劉歆。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典故
王莽謙恭

相關人物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傳上》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輔政,家凡九侯、五大司馬,語在元后傳。唯莽父曼蚤死,不侯。莽群兄弟皆將軍五侯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中,世父大將軍鳳病,莽侍疾,親嘗藥,亂首垢面,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上由是賢莽。永始元年,封莽為新都侯,國南陽新野之都鄉,千五百戶。遷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宿衛謹敕,爵位益尊,節操愈謙

簡釋

王莽谦恭:喻以伪善骗取信任。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例句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白居易 放言五首

典故
玉滅瘢

相關人物
王莽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列傳上〉~4043~
始莽就國,南陽太守以莽貴重,選門下掾宛孔休守新都相。休謁見莽,莽盡禮自納,休亦聞其名,與相答。後莽疾,休候之,莽緣恩意,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欲獻其瑑耳。」即解其瑑,休復辭讓。莽曰:「君嫌其賈邪?」遂椎碎之,自裹以進休,休乃受。及莽徵去,欲見休,休稱疾不見。唐·顏師古注曰:「瘢,創痕也。痕音下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