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冰出水

相關人物
荀子


《荀子·勸學》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例句

還同冰出水,不共草為螢。 王季文 青出藍(詩二首)

典故
倉頡夜哭
 
倉頡造字
  
雨粟
 
相關人物
倉頡


《荀子·解蔽篇》~490~
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好稼者眾矣,而后稷獨傳者,壹也。好樂者眾矣,而夔獨傳者,壹也;好義者眾矣,而舜獨傳者,壹也。
《呂氏春秋》卷十七〈審分覽·二曰君守〉~05~
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
《淮南子》卷八〈本經訓〉~252~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典故
成相


《荀子·成相》
「《荀子》有《成相》篇,以初發語名篇,雜論君臣治亂之事。篇中有『人生無賢,如瞽無相何倀倀』等語。」

例句

騷客空傳成相賦,晉人已負絕交書。 顧況 閒居懷舊

典故 
宮腰束素
 
宮腰細
 
小腰肢
 
楚國纖腰
 
楚女纖腰
 
楚女腰
 
楚宮細腰
     
細腰池館
 
細腰爭舞
 
纖腰學楚
 
腰細

相關人物
楚靈王


《韓非子》卷二〈二柄〉~2~
人主有二患:任賢,則臣將乘於賢以劫其君;妄舉,則事沮不勝。故人主好賢,則群臣飾行以要君欲,則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則人主無以異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齊桓公妒而好內,故豎刁自宮以治內,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進之;燕子噲好賢,故子之明不受國。故君見惡則群臣匿端,君見好則群臣誣能。人主欲見,則群臣之情態得其資矣。故子之託於賢以奪其君者也,豎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噲以亂死,桓公蟲流出戶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人臣之情非必能愛其君也,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緣以侵其主,則群臣為子之、田常不難矣。故曰:去好去惡,群臣見素。群臣見素,則大君不蔽矣。
《管子·七主七臣》~826~
天下得失,道一人出,主好本,則民好墾草萊,主好貨,則人賈市,主好宮室,則工匠巧,主好文采,則女工靡,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
《墨子》卷四〈兼愛中〉~97~
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要,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說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踐好士之勇,教馴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試其士曰:「越國之寶盡在此!」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士聞鼓音,破碎亂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餘。越王擊金而退之。
《荀子·君道》~270~
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則臣決。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子)馬廖〉~853~
時皇太后躬履節儉,事從約,廖慮美業難終,上疏長樂宮以勸成德政,曰:「臣案前世詔令,以百姓不足,起於世尚奢靡,故元帝罷服官,成帝御浣衣,哀帝去樂府。然而侈費不息,至於衰亂者,百姓從行不從言也。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傳曰:『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長安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斯言如戲,有切事實。

簡釋

楚腰:喻女子指体形纤细。唐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例句

桃蹊柳陌好經過,燈下戕成月下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劉禹錫 踏歌詞四首

朝觀細腰舞,夜聽皓齒歌。 司馬扎 築台

往昔逢多難,來茲故統戎。卓旗雲夢澤,撲火細腰宮。 吳融 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

無雙漢殿鬢,第一楚宮腰。 李商隱 碧瓦

細腰爭舞君沈醉,白日秦兵天上來。 李涉 竹枝詞

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 李賀 洛姝真珠

解舞細腰何處往,能歌姹女逐誰回。 杜牧 悲吳王城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杜牧 新柳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杜牧 遣懷

細腰宮裏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 杜牧 題桃花夫人廟

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杜甫 清明二首之一

燕趙蛾眉舊傾國,楚宮腰細本傳名。 楊師道 闕題

玉山翹翠步無塵,楚腰如柳不勝春。 楊炎 贈元載歌妓

春風細腰舞,明月高堂宴。 武元衡 獨不見

鼓聲連日燭連宵,貪向春風舞細腰。 汪遵 細腰宮

若教楚國宮人見,羞把腰身并柳枝。 羅虯 比紅兒詩之二十九

非關曾入楚王宮,直為相思腰轉細。 蔡瓌 夏日閨怨

唯有郵亭階下柳,春來猶似細腰宮。 雍陶 夷陵城

上陽宮女含聲送,不忿先歸舞細腰。 韓琮

獸火揚光二三月,細腰楚姬絲竹間。 鮑溶 寒夜吟

典故 
懸鶉衣
 
衣如飛鶉
 
衣有懸鶉
 
衣若懸鶉
 
衣鶉結
   

《荀子·大略篇》~632~
子夏家貧,衣若縣鶉。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簡釋

鹑衣:指生活贫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例句

龐眉一居士,鶉服隱堯時。 李端 暮春尋終南柳處士

衣如飛鶉馬如狗,臨岐擊劍生銅吼。 李賀 開愁歌(華下作)

書成無過雁,衣故有懸鶉。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王契。字左卿。京兆人。元結有送契之西蜀序。)

烏几重重縛,鶉衣寸寸鍼。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鶉服我久安,荊釵君所慕。 權德輿 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

嚴霜被鶉衣,不知狐白溫。 權德輿 酬別蔡十二見贈

鶉服長悲碎,蝸廬未卜安。 駱賓王 寒夜獨坐遊子多懷簡知己

鶴氅人從衡岳至,鶉衣客自洛陽來。 齊己 荊門疾中喜謝尊師自南岳來相里秀才自京至


《荀子·大略篇》~632~
子夏家貧,衣若縣鶉。人曰:「子何不仕?」曰:「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其掌。」
典故
予環
 
召環
 
環召
 
賜杯


《荀子·大略篇》~60~
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唐·楊倞注:「玦如環而缺,肉好若一謂之環。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皆所以見意也。」
典故 

《荀子·大略》
「聘人以珪,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唐·楊倞注:「古者臣有罪,待放於境,三年不敢去,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皆所以見意也。」

例句

湘浦未賜環,荊門猶主諾。 張說 出湖寄趙冬曦

悽悽視環玦,惻惻步庭廡。 李德裕 夏晚有懷平泉林居

行當賜環去,豈作遺賢羞。 李群玉 將之京國贈薛員外

賜環留逸響,五馬助征騑。 柳宗元 朗州竇常員外寄劉二十八詩見促行騎走筆酬贈

長捐楚客佩,未賜大夫環。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一首

典故
前覆轍
  
覆前車
   
蹈前車


《荀子·成相篇》~579~
患難哉!阪為先,聖知不用愚者謀。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達,蒙揜耳目塞門戶。
《韓詩外傳》卷五~26~
鄙語曰:「不知為吏,視已成事。」或曰:「前車覆,後車不誡,是以後車覆也。」故夏之所以亡者、而殷為之,殷之所以亡者、而周為之。故殷可以鑒於夏,而周可以鑒於殷。詩曰:「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例句

瑤臺既滅夏,瓊室復隕湯。覆車世不悟,秦氏興阿房。 吳筠 覽古十四首之三

覆車雖在前,潤屋何曾懼。 王貞白 洛陽道

已看覆前車,未見易後輪。 薛據 古興

後車寧見前車覆,今日難忘昨日憂。 鄭谷 渭陽樓閑望

誰將覆轍詢長策,願把棼絲屬老成。 韓偓 有矚

典故

《荀子·大略》
天子彫弓,諸侯彤弓,大夫黑弓,禮也。

例句

楛矢方來貢,雕弓已載櫜。 李德裕 寒食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

典故
器滿自敧
 
對欹器

相關人物
孔子


《荀子·宥坐》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唐·楊倞注:「宥與右同,言人君可置於坐右以為戒也。」

例句

器滿自當敧,物盈終有缺。 李德裕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

就學緝韋編,銘心對欹器。 權德輿 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典故
相關人物
闔閭


《荀子·性惡》
桓公之蔥,太公之闕,文王之錄,莊君之𢥞,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厲則不能利,不得人力則不能斷。

例句

筆下銛磨巨闕鋒,胸中靜灩西江水。 僧鸞 贈李粲秀才

典故
弦奏躍魚
  
魚出聽曲
 
魚吹燕蹴
 
魚躍聞曲


《淮南子》卷十六〈說山訓〉~52~
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螾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飲黃泉,用心一也。清之為明,杯水見眸子;濁之為闇,河水不見太山。視日者眩,聽雷者聾,人無為則治,有為則傷。東漢·高誘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魚喜音,出頭於水而聽之。」
《荀子·勸學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例句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李賀 李憑箜篌引

魚吹細浪搖歌扇,燕蹴飛花落舞筵。 杜甫 城西陂泛舟

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東山最高頂宴姚通泉晚攜酒泛江

竊效泉魚躍,因聞郢曲妍。 獨孤及 和張大夫秋日有懷呈院中諸公

舞盤回雪動,弦奏躍魚隨。 獨孤及 李卿東池夜宴得池字

典故 
無一錐士
 
無卓錐地
 
無地無錐
 
無地置錐
  
無錐
 
無錐可置
 
立無錐
 
立錐無地
  
著錐地
 
貧無一錐
 
貧無置錐地
 
錐也無


《莊子集釋》卷九下〈雜篇·盜跖〉~994~
且吾聞之,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今丘告我以大城眾民,是欲規我以利而恆民畜我也,安可久長也!城之大者,莫大乎天下矣。堯舜有天下,子孫無置錐之地;湯武立為天子,而後世絕滅;非以其利大故邪?
《荀子·非十二子篇》~00~
若夫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順,奧窔之間,簟席之上,斂然聖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說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親也。無置錐之地,而王公不能與之爭名,在一大夫之位,則一君不能獨畜,一國不能獨容,成名況乎諸侯,莫不願以為臣,是聖人之不得埶者也,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通達之屬莫不從服,六說者立息,十二子者遷化,則聖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
《漢書》卷二十四上〈食貨志上〉~37~
古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民財內足以養老盡孝,外足以事上共稅,下足以畜妻子極愛,故民說從上。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仟伯,貧者亡立錐之地。
典故
王良也合休
 
王良執轡
 
王良挾策
 
秣驥王良
 
良御


《荀子·王霸篇》~246~
王良、造父者,善服馭者也。聰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人服而埶從之,人不服而埶去之,故王者已於服人矣。
《淮南子》卷六〈覽冥訓〉~203~
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車攝轡,馬為整齊而歛諧,投足調均,勞逸若一,心怡氣和,體便輕畢,安勞樂進,馳騖若滅,左右若鞭,周旋若環,世皆以為巧,然未見其貴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