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隋書》卷三十七《李穆傳》附《李敏傳》
隋文帝「謂(樂平)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例句

白丁門外遠,俗子眼前無。 牟融 題朱慶余閒居四首

典故 
白騎賊

相關人物
侯景


《隋書》卷二十二《五行志上》
「大同中,童謠曰:『青絲白馬壽陽來。』其後侯景破丹陽,乘白馬,以青絲為羈勒。」

例句

白馬小兒誰家子,泰清之歲來關囚。 李白 金陵歌送別范宣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雕戈。 杜甫 觀兵

紛紛乘白馬,攘攘著黃巾。 杜甫 遣憂

高視黑頭翁,遙吞白騎賊。 韓翃 寄哥舒僕射

典故
相關人物
蕭衍(梁武帝)


《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
初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

例句

春風慎行李,莫上白銅鞮。 朱慶余 送陳摽

典故

《隋書》卷十三〈音樂志上〉~305~
初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云:「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面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又令沈約為三曲,以被絃管。帝既篤敬佛法,又制善哉、大樂、大歡、天道、仙道、神王、龍王、滅過惡、除愛水、斷苦輪等十篇,名為正樂,皆述佛法。又有法樂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唄,設無遮大會則為之。

例句

襄陽小兒齊拍手,攔街爭唱白銅鞮。 李白 襄陽歌

典故
半作帆
 
紋錦制帆
 
采繩纖手
  
錦帆龍舟
  
錦纜龍舟
 
長堤帆影
  
龍艘錦纜


《隋書》卷二十四〈食貨志〉~686~
又造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篾舫。募諸水工,謂之殿腳,衣錦行?,執青絲纜挽船,以幸江都。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已上給樓船,九品已上給黃篾舫,舳艫相接,二百餘里。
《大業拾遺記》
大業十二年,煬帝將幸江都,命越王侑留守東都。宮女半不隨駕,爭泣留帝,言遼東小國,不足以煩大駕,願擇將征之。攀車留借,指血染鞅,帝意不回,因戲飛白題二十字,賜守宮女雲:我夢都好,征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車駕既行,師徒百萬前驅。大橋未就,則命雲屯將軍麻叔謀濬黃河入汴堤,使勝巨艦。叔謀禦命甚酷,以鐵腳木鵝試彼淺深。鵝止,謂濬河之夫不忠,隊伍死冰下。至今兒啼聞人言麻胡來,即止。其訛言畏人皆若是。帝離都旬日,幸宋何妥所進車。車前只輪高廣,疏釘為刃。後只輪庳下,以柔榆為之,使滑勁不滯。使牛禦馬(車名)自都抵汴郡。日進禦女車。車<車憲>垂鮫綃綱,雜綴片玉鳴鈴,行搖玲瓏,以混車中笑語,冀左右不聞也。長安貢禦車女袁寶兒,年十五,腰肢纖墮,駿憨多態,帝寵愛之,特厚。時洛陽進合蒂迎輦花,雲得之嵩山塢中,人不知名,采者異而貢之。會帝駕適至,因以迎輦名之。花外殷紫,內素膩,菲芬粉蕊,心深紅,跗爭兩花,枝幹烘翠,類通草,無刺。葉圓長薄,其香氣農芬馥,或惹襟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不多睡。帝令寶兒持之,號曰司花女。時詔虞世南、草征遼指揮德音敕於帝側,寶兒注視久之,帝謂世南曰:"昔傳飛燕可掌上舞,朕常謂儒生飾于文字,豈人能若是乎?及今得寶兒,方昭前事。然多憨態,今注目於卿,卿才,人可便嘲之。"世南應詔為絕句曰: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緣憨卻得君王惜,長把花枝傍輦行。上大悅。至汴,帝御龍舟,蕭妃乘鳳舸,錦帆彩纜,窮極侈靡。舟前為舞台,台上垂蔽日簾,簾即蒲澤國所進,以負山蛟睫幼蓮根絲貫小珠間睫編成,雖曉日激射,而光不能透。每舟擇妙麗長白女子千人,執雕板縷金楫,號為殿腳女。
《煬帝開河記》
龍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粱,又別加修飾,砌以七寶金玉之類,於是取吳越民間女年十五六歲者五百人,謂之殿腳女,至於龍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纜十條,每條用墊腳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腳女與羊相間而行牽之……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典故
太公籌
   

《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三》
「《太公六韜》五卷。」《注》:「周文王師姜望撰。」

例句

虎隊手驅出,豹篇心卷藏。 孟郊 猛將吟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攜筆硯奉龍韜。 李商隱 謝書

還將君子變,來蘊太公籌。 李嶠

椅梧連鶴禁,壀堄接龍韜。 李德裕 述夢四十韻(有序)

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將熊耳齊。 李白 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之二

元帥歸龍種,司空握豹韜。 杜甫 喜聞官軍已臨賊境二十韻

典故

《韓非子》卷九〈內儲說上·說二〉~537~
董閼于為趙上地守,行石邑山中,澗深,峭如牆,深百仞,因問其旁鄉左右曰:『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曰:『嬰兒癡聾狂悖之人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牛馬犬彘嘗有入此者乎?』對曰:『無有。』董閼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無赦,猶入澗之必死也,則人莫之敢犯也,何為不治?』
《隋書》卷四十六〈長孫平列傳〉~255~
後數載,轉工部尚書,名為稱職。時有人告大都督邴紹非毀朝廷為憒憒者,上怒,將斬之。平進諫曰:「川澤納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臣不勝至願,願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寬裕之德。鄙諺曰:『不癡不聾,未堪作大家翁。』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典故
參考典故
宋玉


《隋書》卷七十六《文學傳·王貞傳》
煬帝即位,齊王暕鎮江都,聞其名,以書召之曰:「夫山藏美玉,光照廊廡之間,地蘊神劍,氣浮星漢之表。是知毛遂穎脫,義感平原,孫慧文詞,來遷東海。顧循寡薄,有懷髦彥,籍甚清風,為日久矣,未獲披覿,良深佇遲。比高天流火,早應涼飆,陵雲仙掌,方承清露,想攝衛攸宜,與時休適。前園後圃,從容丘壑之情,左琴右書,蕭散煙霞之外。茂陵謝病,非無封禪之文,彭澤遺榮,先有歸來之作。優游儒雅,何樂如之!余屬當藩屏,宣條揚、越,坐棠聽訟,事絕詠歌,攀桂摛詞,眷言高遁。至於揚旌北渚,飛蓋西園,託乘乏應、劉,置醴闕申、穆,背淮之賓,徒聞其語,趨燕之客,罕值其人。卿道冠鷹揚,聲高鳳舉,儒、墨泉海,詞章苑囿,棲遲衡泌,懷寶迷邦,徇茲獨善,良以於邑。今遣行人,具宣往意,側望起予,甚於飢渴,想便輕舉,副此虛心。無信投石之談,空慕鑿坏之逸,書不盡言,更慚詞費。」及貞至,王以客禮待之,朝夕遣問安不。又索文集,貞啟謝曰:「屬賀德仁宣教,須少來所有拙文。昔公旦之才藝,能事鬼神,夫子之文章,性與天道,雅志傳於游、夏,餘波鼓於屈、宋,雕龍之跡,具在風騷,而前賢後聖,代相師祖。」

例句

荊門倒屈宋,梁苑傾鄒枚。 李白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

羈離交屈宋,牢落值顏閔。 杜甫 贈鄭十八賁

遲遲戀屈宋,渺渺臥荊衡。 杜甫 送覃二判官

屈宋英聲今止已,江山繼嗣多才子。 王迥 同孟浩然宴賦

典故

《隋書》卷三十二〈經籍志一·春秋〉~930~
《春秋繁露》十七卷,漢膠西相董仲舒撰。
《郡齋讀書志》卷三〈春秋類〉
《春秋繁錄》十七卷。右漢董仲舒撰。史稱仲舒說《春秋》事得失,《聞舉》、《玉杯》、《繁錄》、《清明》、《竹林》之屬數十篇,十餘萬言,傳於後世,今溢而為八十二篇,又通名《繁錄》,皆未詳。
典故
高僧傳
 
高僧續傳


《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二·雜傳〉~978~
《高僧傳》十四卷,釋慧皎撰。
《舊唐書》卷四十六〈經籍志上·乙部史錄·雜傳類〉~2005~
《高僧傳》十四卷,釋惠皎撰。《續高僧傳》二十卷,釋道宣撰。

例句

附入高僧傳,長稱二遠公。 于鵠 贈蘭若僧

貌堪良匠抽毫寫,行稱高僧續傳書。 賈島 寄無得頭陀

典故
公才山吏部
 
名賢啟事
  
山濤鑒

相關人物
山濤


《晉書》卷四十三〈山濤列傳〉~225~
濤再居選職十有餘年,每一官缺,輒啟擬數人,詔旨有所向,然後顯奏,隨帝意所欲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舉首,眾情不察,以濤輕重任意。或譖之於帝,故帝手詔戒濤曰:「夫用人惟才,不遺疏遠單賤,天下便化矣。」而濤行之自若,一年之後眾情乃寢。濤所奏甄拔人物,各為題目,時稱山公啟事。
《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總集〉~088~
《山公啟事》三卷

簡釋

山公启事:喻知人能鉴,荐才举贤。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例句

山公啟事罷,吉甫頌聲傳。 張九齡 奉和吏部崔尚書雨後大明朝堂望南山

本謂山公啟,而今歿始揚。 張九齡 故徐州刺史贈吏部侍郎蘇公挽歌詞三首

人間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啓事來。 李商隱 贈宇文中丞

典故
相關人物
侯白


《隋書》卷五十八〈陸爽侯白列傳·侯白〉~42~
爽同郡侯白,字君素,好學有捷才,性滑稽,尤辯俊。舉秀才,為儒林郎。通侻不恃威儀,好為誹諧雜說,人多愛狎之,所在之處,觀者如市。楊素甚狎之。素嘗與牛弘退朝,白謂素曰:「日之夕矣。」素大笑曰:「以我為牛羊下來邪?」高祖聞其名,召與語,甚悅之,令於秘書修國史。每將擢之,高祖輒曰「侯白不勝官」而止。後給五品食,月餘而死,時人傷其薄命。著旌異記十五卷,行於世。
典故
還桑葚


《隋書》卷七十三〈循吏列傳·趙軌〉~678~
趙軌,河南洛陽人也。……高祖受禪,轉齊州別駕,有能名。其東鄰有桑,葚落其家,軌遣人悉拾還其主,誡其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機杼之物,不願侵人。汝等宜以為誡。」在州四年,考績連最。持節使者郃陽公梁子恭狀上,高祖嘉之,賜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徵軌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揮涕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公清若水,請酌一杯水奉餞。」軌受而飲之。
典故

《隋書》卷九《禮儀志四》
州人年七十已上,賜鳩杖黃帽。

例句

黃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杜甫 有懷臺州鄭十八司戶

典故

《隋書》卷三十三《經籍志二》
黃圖一卷:記三輔宮觀、陵廟、明堂、辟雍、郊畤等事。

例句

臺閣黃圖裏,簪裾紫蓋邊。 杜甫 哭韋大夫之晉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 蔣渙 故太常卿贈禮部尚書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之一